人際關係的建立、良好的機遇、順暢的辦事環境、深植人心的形象表現……都取決於我們自己留給他人什麼樣的印象。人們往往借助幾分鍾時間內產生的印象,就會確定是否有與你再次交往的必要。
可見,第一印象是能否與人進一步交往的重要條件。為自己贏得深刻的第一印象,就是在為自己創造機遇,創造財富,創建美好的人生。因為每個人由形象到印象決定了他的路有多寬,人們是從你的言行舉止中去感悟你的能力和責任的。瞬間的印象,反映一個人素質品格的長期修煉就是這個道理。
領袖人物除了地位、能力、成就,他們都有極具影響力的形象。鄧小平,一位影響世界的人物,他給人們的印象是一位有膽識、敢於負責任而又慈祥的老人。他的形象和他本人分不開,“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深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短短一句話,反映出鄧小平的偉大品格,這樣的形象怎能不在這個民族中根植,成為世界人傑。在第28屆雅典奧運會上摘取110米欄世界飛人桂冠的劉翔,瞬間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是賽前的自信和躍上領獎台的王者形象。
“第一印象”雖然不能說明一個人的全麵情況,但在人際交往中,這個“第一印象”卻是十分重要的。有的青年男女交朋友,就是因為“第一印象”不好而告吹;有的人新到一地,就是因為不注意“第一印象”,而給以後的交往帶來許多麻煩。倘若你是一個新到任的領導,給群眾留下的“第一印象”不好,對順利開展工作肯定是不利的。
那麼何為“第一印象”?心理學上把兩個素不相識的人第一次見麵所形成的印象稱為“第一印象”或“首因效應”。第一印象在社交活動中是常見的。它主要是對人的表情、服飾、身材、態度、言語、氣質等方麵的印象。
當我們走進一個陌生的環境,人們立刻靠直覺對你進行總結:你的可信度如何,你的社會背景怎樣,甚至你的經濟條件如何……所以如果你掌握了第一印象要訣,注意到細節表現,別人給你的分數可能就會立即提升。於是有人會說:“這是一個兩分鍾的世界,你隻有一分鍾展示給人們你是誰,另一分鍾讓他們喜歡你。”
有些人可能會說,是不是要我們為了給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而去弄虛作假呢?不是的。如果你僅僅為了給人良好的“第一印象”而把內心真實的東西掩蓋起來,或許可以一時取悅於人,但不久就會在第二次第三次的接觸中暴露出你的本來麵貌,那反而更糟。這樣的話,那些容易留下不良印象的人,該怎麼辦呢?
其實,第一印象是可以改變的,但是它需要你的努力。從根本上說,它離不開提高自己的文明程度和修養水平,離不開進行經常性的心理鍛煉。
這本書就是您提高第一印象的教科書。
編者
2004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