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國號為漢(2 / 3)

當然,最重要的原因,他們根本就沒有那份膽識以賠上上百條家人性命為代價,去做幾無可能的事情,他們哪怕有心,也賭不起。

曹參卻不這麼想,呸了一聲,含糊不清抱怨道:“他娘的,這些貴族一個個都是軟蛋,有金山銀山,卻連複國心思都沒有,還不如底下那些窮苦百姓,那些人至少在始皇帝出巡時還敢出來惡心惡心始皇帝,哪怕殺不了也不可能複國,但出來惡心一下也挺好的嘛。”

最近這幾年,秦始皇出巡時總會遇到一些人跳出來做些刺殺的勾當,雖然最終那些人也沒殺死秦始皇,後者也追查不到前者,但前者確實惡心到後者了。

這些傳聞在民間漸漸傳來,也就逐漸人人皆知了。

林啟年輕聲笑道:“他們哪敢做這種勾當,他們過於顯眼,恐怕還沒惡心到始皇帝,整個家就被抄了。”

“說的也是。”曹參揉了揉下巴,然後眯起眼,“日後我們起義後這些貴族若求著我們保護他們……嗯,他們當然不會這麼說,一般會振振有詞地說,我們也加入起義隊伍,我們無法出力但可出錢!”

吃完一隻螃蟹的胖子吮,了吮手指,嘿嘿笑道:“那到時我們就充耳不聞,裝作不知道他們的意圖,得好好利用他們的家財為我們起義大業做後盾,等到把他們錢財花得差不多了……嘿嘿,就把他們一腳踢開,他們若被秦軍圍殺,我們就不聞不問。”

每當幻想日後起義後的種種所為,不論大小,這位曹胖子總是神采奕奕,好像已經身處其中,享受那種做法帶來的“快,感”。

林啟年哭笑不得,說道:“你這樣過河拆橋,豈不讓我們失了民心?”

曹參揮了揮手,大言不慚道:“不會的,民心是需要靠底下老百姓支撐起來的,像那些大富大貴的貴族,不得他們心又有什麼關係,難不成他們還有愚弄百姓顛倒是非的本事?不用管這些軟蛋,隻要好好對待底層百姓,能獲得他們的擁戴就足夠了。”

“而且這些大富大貴的貴族多是些忘恩負義之輩,最易見風使舵,可能哪天發現我們實力不如別人,就會倒戈敵方,這樣的民心不要也罷。”

林啟年揉了揉下巴,笑道:“好像聽你這麼說也有一定道理啊。”

曹參得意說道:“那是自然,我曹參說出的話怎麼可能是歪理。”

林啟年一笑置之。

隨後林啟年等到曹胖子沒有繼續幻想如何折磨那些春秋時期遺存下來的貴族後,就準備說出此行的另一目的,就是自己研發的新武器量產之事。

畢竟這不是一兩天就能完成的小事,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再者這事涉及麵廣,需要蕭何曹參這樣在沛縣還算有地位能說上話的人出馬,才能順遂許多,比如擴建倉庫需要征地,就得經過縣衙這邊備案,有蕭何曹參出馬,都能偷偷招兵買馬的他們自然有辦法瞞天過海而不被縣令知道。

昨日在與魯能詳談時,林啟年本來打算直接讓掌管泗水亭大小事務的審食其與王家雍家聯係解決新武器量產所需一切費用問題,反正細心的審食其財務能力也足以勝任這份工作,隻是後來仔細思慮一番還是覺得不妥,畢竟林啟年發動的起義大業自始自終審食其都不知道,如果讓他知道器械坊突然有這麼個大動作,聰慧的審食其肯定能猜出大概,哪怕猜不出,也會知道不對勁。

不是說不信任審食其,覺得他不適合參與其中,不能讓他知道真相,隻是覺得時機未到,起義大業準備初期,還是越少人知道越好,就怕那個萬一。

這種事讓蕭何曹參他們接手最合適不過了,他們有朝廷身份,有官位在身,行事會方便許多。

再說蕭何曹參與王陵雍容都是起義大業隊伍中人,雙方協商解決武器製造問題最合適不過了,合理又隱秘。

林啟年之所以最初不願告訴他們,不是說不能讓他們知道,隻是想著給他們一個驚喜,想等到真正揭開起義序幕了再展現在他們麵前,林啟年曾多次幻想著,曹胖子見到那麼多從未見過的新式兵器後那誇張的興奮模樣,可惜啊,現在這種情景多半是見不到了。

林啟年看了看眼前兩人,說道:“明天我帶你們去看看兵器吧。”

迎著兩人狐疑目光,林啟年又笑著補充了一句,“順便叫上王陵和雍容。”

讓王陵和雍容一起去觀看器械坊是林啟年的臨時起意,因為他想到掌控財力的王陵和雍容也是起義大業隊伍中人,是前不久歃血為盟的盟友,這種需要他們出錢的大動作必須也理當讓他們參加。

林啟年也不想看到日後王陵和雍容因為此事心中有芥蒂,也許他們會認為……哦,你們有什麼大事都瞞著我,卻隻會向我們要錢,連錢花哪都不讓我們知道,當我們隻是你們要錢的工具?我們這也算是歃血為盟的盟友?這麼不信任我們當初就不應該讓我們加入!

起義準備階段,林啟年可不想出現任何幺蛾子,一切順順利利進行。

蕭何雖然疑惑但沒有多問,他覺得小年如此作為必有其因,自己不問,小年也會解釋。

曹胖子就不同了,嘴裏塞滿蟹肉所以說話就很含糊不清,“除了夏侯嬰幾個起義盟友都去?這麼興師動眾的,難道又有什麼好東西讓我們瞧瞧?還是說再安排一場歃血之盟?”

林啟年微笑道:“歃血盟之所以比其他契約更有約束力,一是因為歃血是一件非常隆重的事,二則是因為它的次數極少,幾乎就一次。次數一多就沒有那麼莊嚴,也就沒有多大約束力……嗯,那樣與口頭對天發誓也就沒啥兩樣了。”

如同一個很有時間觀念的人,某天變得不守時了,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時間一長就見怪不怪,理所當然覺得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於是曾經給自己的那份約束力也就隨之蕩然無存。

來自兩千多年後的林啟年自是不信什麼對天發誓,但身為本土秦人的曹參不信這個誓言就顯得另類了。

隻是這位另類的胖子扯了扯嘴角,一副“我可是對天非常敬重”的樣子,“對天發誓怎麼就沒約束力了呢,我們身為底層百姓,可是很信天的,一旦對天起誓,都會乖乖去實踐諾言,不信你到街上隨便抓住一個人問問,問他對天發誓後違背了諾言,怕不怕某天會遭雷劈……我明確可以告訴你答案,十個有九個會說怕,不敢輕易對天發誓,更不敢發了誓後卻違背諾言。所以說,對天發誓未必就沒有你安排的那個歃血之盟有約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