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心靈就像幹涸的小樹苗,渴望得到灌溉,這種灌溉不是知識的灌溉,而是渴望被肯定,渴望得到積極的評價。
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是現代父母送給孩子的最好的禮物。父母若期望孩子成人成才成功,最佳的辦法就是:永遠做孩子的欣賞者,培養孩子的自信,欣賞孩子的才華。
肯定是心靈成長的關鍵,表揚能使孩子更聰明,要適時欣賞自己的孩子,看到自己孩子的進步,不要總拿自己孩子的不足和別人孩子的長處相比,要看到孩子的長處,經常地鼓勵和表揚孩子,好孩子是誇出來的,要給孩子以信心,如果孩子沒有自信心,將一事無成,對於自己的孩子要多伸出你的大拇指,對孩子發出內心的賞識,說:“你能行,一定能行!”
[2]自由
一個人的思想在沒有禁錮,沒有限製的情況下,是自由奔放的,充滿活力的。
培養孩子,更得需要一個自由、寬鬆的發展空間。那些“很棒”的孩子,很有創造力的孩子,身邊都有一個善解人意的媽媽,或者有一個本身就很有創造力的爸爸,也或者有一個很賞識他的創造才能,對他的奇思妙想很感興趣的人,這樣的孩子無疑是幸運的。
所以我們的父母要學會給孩子鬆開翅膀,讓他們自由飛翔!
要給孩子足夠的自由空間,孩子也是有思維、有主見的,有自己的興趣和愛好,也需要別人的尊重,我們也要從孩子的角度去分析和思考事情,不要以家長的權威獨斷專行,強行的安排孩子的生活和學習,而不考慮孩子的興趣和感受,尤其要給孩子讀書的自由,不斷激發孩子讀書的興趣,讓孩子主動地去學習和閱讀,從而進一步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有良好閱讀能力的孩子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思想自由奔放,充滿生命的活力。但是我們必須做好對孩子閱讀的引導,讓孩子閱讀健康的書籍,與時代發展相適應的書籍,從而培養孩子有創新能力,有思想,有個性,讓他快樂成長。
[3]情感
情感是人格發展的重要方麵,是培養孩子成長的重要環節,也是薄弱環節,現在的孩子情感冷漠,覺得父母為他們做什麼都是應該的,天經地義的,對他人沒有關愛,沒有愛心,自私自利。要對孩子的心靈多一份愛,要讓孩子從生活瑣事中體會到別人對自己的關愛,體會到家人和社會給自己的溫暖,體會到自己得到的溫暖是別人用辛勤的付出換來,同時也要讓孩子體會到自己是社會一員,別人也有可能需要自己的幫助,自己的幫助也會給別人帶來快樂和幸福,體現出自己的價值。從而讓孩子有感恩之心,會感恩父母,感謝老師,關心同學,因為善良而被社會所接納。
[4]寬容
任何人都難免犯錯誤,何況一個處在成長中而且涉世未深的孩子呢?因此,我們不要怕孩子犯錯識,要諒解孩子犯的錯誤,常言道:孩子犯錯誤上帝也會原諒。關鍵是孩子犯錯誤有缺點如何正確對待?做為家長既要有接受孩子可能要犯錯誤的心理準備,也要有承受孩子犯錯誤的心理素質,要用心靈溝通,要和風細雨的教育,幫其改正錯誤。慢慢的引導孩子在犯錯誤後,認真總結經驗,吸取教訓。鼓勵孩子敢於麵對錯誤,正確改正錯誤,使以後不犯或是少犯同樣的錯誤,這樣也教會孩子如何寬容別人,正確地與人交往。
包容能培養孩子的情懷,使他能夠不回避錯誤又能善解人意,在包容的環境裏長大的孩子將極富於耐心。
而父母的包容是孩子心靈的港灣,是孩子就可能會犯錯誤,父母要給他改錯的機會。每個孩子都是在不斷的犯錯、認錯、知錯、改錯中成長的。孩子犯了錯誤,要給他改正的機會。
當一個人絕望的時候,最需要的就是親人的包容。爸爸媽媽永遠是孩子心中最後的底線,家庭永遠是浪跡天涯的遊子最後的歸宿。
我們提倡包容孩子,是給孩子一個自省的機會,這對孩子人格的培養大有好處。這會使孩子擁有健康的心態和麵對挫折與失敗時采取積極的人生態度。
[5]夢想
孩子天生都有夢想,而童年和少年時期則是夢想的故鄉。
夢想是鳥兒飛翔的翅膀,不展開翅膀,你永遠不會知道你究竟能飛多遠?一個人心中擁有了夢想,就會在生活中充滿希望,就會在生活中不斷地創造生命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