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1 / 3)

(1)求知型父母的重要

《中國婦女報》曾經刊登了“家庭教育有獎問卷調查”,收到來自全國30多個省市近5000份答卷,還有近200封父母和孩子們的來信。在調查中發現,58%的父母認為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麵能力屬於一般水平;52.2%的父母認為自己需要學習如何教育孩子;44%的父母認為自己非常需要學習怎樣教育好孩子。其中,很多父母談到:我不知道如何指導孩子看電視、玩遊戲機等;我不知道為孩子推薦什麼樣的兒童報刊和課外書;我不知道從哪裏能獲得教育孩子的知識和方法;我不知道用什麼方法和自己的孩子交流等。所有這些都說明,要做一個成功的父母,教育孩子首先要教育自己。

[1]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身的老師,當孩子慢慢長大,父母的知識便顯得有些落後了,這個時候,作為父母的我們就該補充一些自己的知識,補充一些孩子喜歡的知識,讓孩子願意和我們在一起,而不是因為我們在知識上的缺乏而疏遠我們。

教育是門藝術,記住,是門藝術。你要先看看自己,有沒有給他創造個讓他可以探索,可以學習的環境,這是比較重要的;再者看看你自己是不是比較喜歡學習,如果你是個愛學習的人,那麼自然的小孩也會跟著你學了,小孩就是這樣學習著大人的行為長大的。

[2]如果向家長們問一句:當前家教重點在哪?馬上會有家長說:“提高孩子能力。”您的回答是正確的,但不完全正確,您忘了自己。在家庭教育中,許多家長之所以對孩子“不會管”,是因為他們看不到自己缺乏正確的家教觀念和科學的家教方法。家長如果用不正確的觀念方法去教育孩子,就如同擁有缺陷的設備和方法去生產產品,其結果必然造成家教失敗。

如何讓孩子“聽話”?如何不讓家庭中產生悲劇?正確的做法是:運用“家庭教育全麵質量管理方法”中的“全麵管理”觀念,在解決對孩子應該“管什麼”的問題之前,家長先要解決自己“學什麼”的問題。

家長隻有認真學習才能不被時代拋棄

在日本、美國,孩子最尊敬的往往是自己的父母,可在中國父母的地位如何?據一項調查,在孩子的心目中,母親排到了第十位,父親更是排到了第十一位,遠遠低於各種“星”,說明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並不“光彩照人”。2000年4月,大連一個14歲的少年上法院提出要“炒”父母,更換自己的監護人,後經過調查,並不存在父母虐待孩子的問題,隻是教育方法不當。

一些母親為了家庭、為了孩子貢獻了自己的一切,但孩子心目中的母親是什麼樣的?一個孩子的話:“我媽媽把全部心思和精力都用在了我身上,說實話,我覺得她挺不容易的,可我就是對她尊敬不起來。”辛勤操勞十幾年的家長們有一天突然發現:自己沒用了,被發展中的家庭、被成長中的孩子看不起了,大家看不起你,不愛理你。據上海的一項調查:在孩子心目中,31.5%認為母親缺乏魅力、文化知識偏低、思想平庸;75.8%認為母親應該加強學習、提高自身修養;80.2%希望母親改進教育方式,和孩子交朋友;67.3%希望母親尊重自己,給自己提供成長的空間;隻有3.7%的孩子對母親現行的教育方式表示能接受;7%的孩子對母親表示敬佩。為什麼落得這樣一個可悲的結局?因為思想陳舊、語言陳舊。為了能得到家庭的尊重,為了永遠做一個“有用”的人,家長必須加強對現代家庭教育知識的學習,必須不斷充實自己,隻有如此,才能避免家教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