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虎作倀,果然缺德鬼東西
《倉頡拾遺·犭部》:,中黃也,從犭從屎,思愛切。
這一次,《倉頡拾遺》錯了——並不是奇特中藥中黃,而是炮製中黃的必備原材料:糞。
首先有必要解釋一下,何謂中黃。“中黃”跟“人中黃”一樣,都是一種加工製品,據《中華本草》載,其炮製過程也大同小異:將甘草粉末裝入直徑寸半至二寸竹筒內,竹筒口用布片塞緊,鬆香封口(竹筒外皮及竹青宜刮去,以利滲透)。將竹筒浸入坑中兩三個月,取出後用清水漂洗20日左右,每日換水1次,至無臭味為佳。待陰幹後,劈開竹筒,取出圓柱狀粉甘草,曬幹即成。“中黃”一般呈圓柱形,色暗黃,雖甘草粉末凝集,但纖維縱橫交錯依然可見,其外表附有殘存竹膜,氣味獨特。
要不還得說,這中醫藥可真是中華國粹。我們上次介紹過,這種無齒動物,其行為固然人獸共憤,《山海經》卻載,若能“食其肉,寢其皮”,則終生趨吉避凶。不成想,經過一代代神醫的努力發掘,勇敢嚐試,竟然發現也能治病救人!這麼一來,便成了迄今為止我們所知道的第二種“全身都是寶”的動物了。
那麼,由浸潤而成的“中黃”有何功效呢?《本經逢原》載:中黃性味甘寒,入心、胃經,具清熱、涼血、解毒之功,常用來治傷寒熱病、熱毒斑疹、胃火瘡瘍之症。
周星馳的《國產淩淩漆》中,淩淩漆在被棄置多年之後再獲啟用時,不無幽怨地說了這麼一句:“這麼多年啦,我以為國家已經將我忘記了。”那位司令的回答,是電影史上最為勵誌的經典台詞:“怎麼會呢?就算是一條底褲,一張廁紙,都有它的作用的。”史書告訴我們,醫學是從巫術發展而來的,中醫化腐臭為神奇的功力,端的是驚天地泣鬼神!別說一條底褲還是一張廁紙,一坨,也能造福蒼生。
半個多世紀以來,由於已是國家特級保護動物,也就跟著水漲船高、奇貨可居起來。來源稀缺,成本過高,導致絕大部分中成藥製造商及涼茶老字號已棄用中黃,用金銀花或其他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功效的中草藥代替。
不過,據廣州中醫學院陸教授介紹,有一種病症,仍然隻能用來醫治,至今仍找不到替代品——這種病症,就是心理性口臭。陸教授說,口臭其實有兩種,一種是胃火、牙病引起的生理性口臭,一種是心火引起的心理性口臭(即所謂“滿嘴噴糞”也)。生理性口臭易治,心理性口臭難醫。而用來治心理性口臭,理論根據是“以毒攻毒,以臭鎮臭”。《紅樓夢》第七回裏有一個大家很熟悉的情節:老家人焦大因不滿亂派差,自恃救主有功,喝了幾口酒,就大罵起賈府“每日家偷狗戲雞,爬灰的爬灰,養小叔子的養小叔子”來。這番“泄露賈府機密”的話,在賈府人看來,自然是“滿嘴噴糞”了,於是,一幹奴才“將焦大捆起來,用土和滿滿的填了他一嘴”。
焦大沒有心理性口臭,他隻不過說了不該說的實話,妄圖破壞賈府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麵而已。近觀某些政府官員、某些既得利益人士在公眾場合的話,那才是真正的心理性口臭。在廣州,曾有記者問封閉道路是否該事先告知市民,某高速公路公司中層幹部如此回答:“那麼我是不是拉屎也要告訴你啊?臭不臭也要告訴你?”陸教授建議,治療此類心理性口臭,隻能照《現代實用中藥》中的良方抓藥:中黃不拘多少,飯為丸,綠豆大,下十五丸,日服三次,至上吐下瀉,心火出,心回涼而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