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後記(8)(3 / 3)

在新疆生活,跟在中國任何一個地方生活有什麼區別呢?沒有什麼區別。對一個普通人來說,新疆就是一個遠處的生活,但對新疆人來說,她就是家鄉。對一個作家來說,在任何地方生活寫作都一樣,一個作家不需要有那麼大的一塊地域,那麼悠久的厚重的文化來成就自己的文學,那樣太浪費了,即使完成一部傳世之作,也不需要動用那麼多的人文資源吧。在一個小地方生活很多年,思考很多年,獨自想一些事情,感悟一些道理,把一些小事情想大,大事情想小,完成一部東西,一個作家的使命就此完成了。每個作家都完成著他感知和想象內的那點東西。

我是新疆人,在新疆出生、長大,這麼多年未曾離開。新疆是我的家鄉,家鄉無傳奇。我沒有在我的家鄉看到人們想象的那個新疆,那個被遙遠化、被魔幻化,甚至被妖魔化的新疆。至少我個人的生活,我認為是平常的,我從來沒有書寫過新疆的傳奇。我從來沒有獵奇過新疆,因為新疆的一切事物我都視若平常,我看著它們看了半個世紀,在我眼中這裏就是一個我生活的新疆。

六、文學是講感情的藝術

我曾經倡議我們中國的漢語讀者,多關注一下邊疆少數民族作家的寫作,我們不要把眼睛隻盯上歐美、拉美那些國家的文學,其實在新疆肯定有同樣的有價值的文學,她是我們中國這個大家庭中的民族文學,是另一種語言的另一種思維,我們需要關注,不妨讀點新疆作家的東西。我一直在讀,隻要是翻譯成漢語的少數民族作家的東西我都讀。我生活在新疆,用漢語寫作,但是還有那麼多的作家,他們用維吾爾語、用哈語、用蒙語在寫作。寫作本身是一種秘密。我們需要知道別人的心靈秘密,我們需要知道同樣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過著同一種生活的作家們在想什麼。當我用我的一本書呈現出我的新疆生活的時候,我非常希望知道一個維吾爾語作家呈現了怎麼樣的一種新疆生活。當我寫到了有關新疆的一個事件、一段生活的時候,維吾爾語、哈薩克語是怎樣表達它們的?我們需要相互傾聽、相互看見。這幾種語言之間的關係非常微妙,每一種語言都在表述同一個地方,但是表述得肯定千差萬別。所以寫作的秘密真的是這樣,作家從事的就是這樣一種通過文學來顯露心靈秘密的職業,通過文學來做溝通。我在新疆也談過,假如漢語和維吾爾語都不相互閱讀了,那麼這是一種多麼殘酷的現實。

文學藝術是人類最古老的心靈溝通術,是上帝留給人類的最後一個溝通後門。當我們用其他的形式不能保持正常溝通的時候,那麼文學這種溝通就變成了最後的,因為在文學中作家呈現的是人。文學是一種講感情的藝術,我們講政治講不通,講國家法製講不通,講各種民族民間團體的約定講不通的時候,那麼咱們就講感情,坐到一個毯子上講感情,這就是文學。大家都回到人這個地位,把民族放下,把宗教放下,把文化放下,把政治觀念放下,坐到一塊講人的感情,最後是可以講通的,文學恰恰講的就是這一點,所以各民族之間相互的文學閱讀是多麼的重要和必要。

我以前很少談新疆。新疆是我的家鄉,對我而言,她就像空氣一樣,像陽光和雨水一樣,你怎麼去談她?那種對家鄉的情感,遠非一個愛字可以表達,它更豐富更複雜,百感交集、悲欣交集。《一個人的村莊》寫的是我家鄉的小村莊,從文學意義上說,這個小村莊也許更大。從自己童年的小村莊,寫到整個新疆,家鄉隨著年齡在變大、擴張,但再不會大過新疆。《在新疆》依舊是一個人的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