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塞舌爾:傳說中的伊甸園(2)(3 / 3)

尼羅,尼羅,長比天河

收水費的來了。奇怪的是,這裏的水費,是“估計著收”。“估計”,在他們的生活裏很普遍。圓白菜、西瓜、雞、鴨都不按斤算,而是論個數,然後看大小,再估計著各自的不同。蘇丹常年熱,這土地上的植物也便幹硬。圓白菜外麵的幾層往往不能吃。西瓜卻很好吃,個頭也大。有的西瓜,二三十人吃都沒有問題。巴蒂斯教西海姆6個月的孩子認識西瓜時,小家夥被大西瓜嚇哭了。

蘇丹人的收入普遍不高,每月多在200美元左右,物價卻貴,一斤黃瓜折合人民幣十幾塊。

我曾可憐他們的生活,後來一想,不同的生活,也給予人不同的感受、認知。他們對食物很珍愛,也不像我們中國人什麼都吃,無所忌諱。烏龜不會擔心被人捉住吃掉;驢、狗完成一生的勞動後,不會被宰殺吃掉,而是放到自然裏自然終老。

巴蒂斯的小弟馬路安回來了。狂愛蘇丹籍NBA球星鄧·蓋伊的這個14歲少年,是去TUTTI沙灘踢足球了。他是MERIAH球隊的粉絲。他學習也不錯,準備學大哥,努力考上大學後找個體麵的工作。他可不想像二哥,在烈日下坐在自己的斧頭後等著人家來用工。他也不想像他的幾個小表弟,在穿梭的車流中兜售電話卡。他準備上NEELAN大學,NEELAN的意思是“兩條尼羅河”。

我最初知道尼羅河,是因為《尼羅河上的慘案》。而相當長時間內,提起尼羅河,隻會想到埃及。其實,尼羅河流經布隆迪、盧旺達、坦桑尼亞、烏幹達、埃塞俄比亞、蘇丹、埃及,跨越世界上麵積最大的撒哈拉沙漠,最後注入地中海。其實尼羅河有兩條,青尼羅河,白尼羅河;它們的彙聚之地,正是喀土穆。它們彙聚之前的三角洲,便是TUTTI。

他們沒有我們的青少年活動中心,像樣的球場也隻供專業人士。在稍微能伸腳的地方,破爛的水泥地上,垃圾堆旁都有孩子在踢球。

瓦希拉家離尼羅河不遠,坐“小蹦子”兩鎊就行。這種“小蹦子”是當地特有的便宜交通工具,它橫穿喀土穆,霸氣絲毫不弱於大卡車。它也不比出租車差到哪裏。出租車也是破爛、髒,車窗常年洞開,沒有空調享受。

尼羅河,阿拉伯語,意為“大河”。蘇丹的諺語中說:“尼羅,尼羅,長比天河。”不過這裏的尼羅河,確實比埃及遜色許多。隻是河而已,沒什麼可看的。從另外一個方麵想,卻更自然淳樸吧。

蘇丹沒什麼旅遊資源,而且拍照也不容易。我拍個清真寺,還被請到了警察局,除了圖片要被刪除之外,還交了50美元罰款。我的英國朋友,因為拍大橋而遭到同樣待遇。但這裏的人們非常熱情,非常多的人,非常遠就和我打招呼,笑臉相迎。瓦希拉一家更是。女人們和我在室外已經行過麵頰禮了,脫鞋進屋後,又來一番。

瓦希拉做Kisra,類似我們的雞蛋餅。西海姆用秋葵做Bamia。女孩都是早早承擔起家務。她12歲時就開始做飯洗衣了。我,一個女子,閑著吃幹飯也不好啊,就幫著在炭火上炒咖啡豆。

他們家,很多時候是做很多飯,然後一兩天不用再做了。因為“經常停水”。我笑了,“放冰箱裏也不保險啊,經常停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