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塞舌爾:傳說中的伊甸園(2)(2 / 3)

常年在這樣純真中生活,人都跟著透亮真實起來。讓我也禁不住想把他的生活方式傳達出去。後來有朋友看到我拍的圖片,說:“他怎麼穿得這麼少啊?”我當時一點都沒有注意。在那個很多房間甚至不用門窗,直接麵向窗外的綠色和陽光的地方,他已和周遭融為一體了。所以,他赤足,他著裝甚少。

天賜美景,宜人氣候,高福利,也使得塞舌爾人既超然,又淳樸可愛。遇到美景,我有時會忍不住在山路上停車。也是往來人少,我才敢這樣。遇到三次後麵來車,沒有一次按喇叭催的,都是安靜地等待。

據說,上帝創造完世界後,手中還剩有一把鑽石。他把這些鑽石撒到了印度洋上,非洲東部的一個地方,於是“塞舌爾(Seychelles)”誕生了。行走在塞舌爾,你會完全相信這個傳說。克魯索把我送出來。他向我揮手道別時,我感覺,我是在向伊甸園道別。

這傳說中的伊甸園,我來過。我與你,相遇在人生的愛之初,我已經足夠感激。

日常蘇丹

巴蒂斯說他有73個表兄弟姐妹時,我以為自己聽錯了。他再次重複,我理解了。他媽媽有11個兄弟姐妹,他爸爸有8個,平均算起來,每家還不到4個。這在家庭人口眾多的阿拉伯世界,可太正常了。他自家的兄弟有三個,姐妹兩個。

他媽媽瓦希拉是典型的阿拉伯勞動婦女,熱情開朗,無所不言。第一次去她家,在洗手間找不到衛生紙,找她要。我被告知蘇丹人上廁所不用衛生紙,直接用水。大女兒西海姆回來時,她興高采烈地對西海姆說:“多奇怪呀,她上廁所還要衛生紙。”

西海姆穿黑色長袍,戴黑色頭巾。

我們中國人的經驗,黑色吸熱。這麼熱的地方,該穿白衣服啊,這裏的女人卻喜歡黑色,可能耐熱能力比我們強吧。幾天前,我實在是好奇這麼熱的地方,經過一天狂曬的鐵板,幾個十幾歲的孩子怎麼能走在上麵。他們回答:“你快點走就沒有問題。”孩子好動,大人們還是老老實實待著。瓦希拉家用不起空調。她懷念從前在農村的歲月。“家人挖地窖。我們整天待在地窖裏。”

不過剛剛在玻璃窗上塗上了特製的塗料,能抵禦紫外線和強光。費用是西海姆出的。偷著給媽媽的。阿拉伯小夥子結婚後,也要看收入,給父母各自不等的贍養費用。女孩則不用。我想也是這個緣故吧,女方父母得收非常多的彩禮後,才允許姑娘出嫁。抑或,覺得彩禮多,這小夥子自然有經濟基礎,女兒也能跟著過得幸福?

蘇丹是世界上最熱的國家之一,全年平均氣溫31度。最熱的6月~10月,氣溫可達50度。現在是11月,出門,終於不再是滾滾熱浪撲麵而來。而且,4月到10月間的哈布卜風也沒有了。這種沙暴每年要刮30次左右,鋪天蓋地,卷起的沙塵有幾層樓高,非常駭人。

不那麼熱了,但大家還是接著喝蘇丹紅茶。被這裏的中國人簡稱為蘇丹紅的這茶,取自花朵Hibiscus,百分百純天然。衝泡後是粉紅色,微酸爽口,不僅解暑而且降血壓,對治療傷風感冒有奇效,是這裏人的最愛,幾乎是每個人常年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