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毛裏求斯:天堂原鄉的生活樂趣(2)(1 / 2)

“花開之日,也是這樹枯死之日,真夠神奇的。”Angela感慨。“就跟竹子開花一樣。”

我們見過的版納甜竹,30多年才開花。取其筍,與雞肉同燉的美味,回味起來,仿佛香繞。桂竹開花更需120年,出羅紈翠,就是從桂竹身上學的。

“竹子生長到一定的年齡,必然開始衰老,為繁衍後代,在生命結束之前開花、結果。”我說,“芝麻開花節節高。竹子一開花,則完成了此生。世間萬物,生態不同。蜉蝣朝生暮死,也是一生。”

“你說的是它們吧?”她指著荷塘。那裏果真有很多蜉蝣。“對。Ephemeron。”

“這是亞裏士多德給起的,詞彙指向它的本質:短促。我第一次仔細注意,它們長得好漂亮啊,你看翅膀。”

我想起蜉蝣之羽,衣裳楚楚。“是啊,它們雖朝生暮死,卻能修其羽翼。”

蜉蝣一生一日,上天真是薄待它們。微微之陋質,一生卻也經曆卵、稚蟲、亞成蟲和成蟲四個時期。

忽又想起那“不識晦朔,無意春秋。取足一日,尚又何求?戲渟淹而委餘,何必江湖而是遊”。

“感謝我們所有的諸多時日。”她說。“鶴壽千歲以極其遊,蜉蝣朝生暮死盡其樂。萬物各有所樂。”我與你在白洋澱,也曾觀察過蜉蝣。你說它的羽翼像輕雲舒卷。

幾十年的人生又如何?雪泥鴻爪。關鍵不是時間的長度,而是人生的厚度。取足一日,尚又何求?

我們停下,在路邊小店吃蛋撻。我開始慶幸自己的心從苦厄掙紮中終歸平靜,而我來日方長。

從前覺得澳門的蛋撻世上第一,這裏的,也絕對不差。這裏產的蔗糖世界一流。

原創伊甸園

MSN上,一朋友得知我在毛裏求斯,問我在這裏看到什麼好玩的了。

“七色土。”我說,“世界上同時擁有七種不同顏色泥土的,實屬罕見。宇宙真是神奇。”

這朋友不屑:“這有何稀奇?因為它們所含的礦物質不同。”

他理所當然地想象這個世界,宅在家裏,沒有一點出去看這世界的念頭。其實這世界,遠比我們想象的要神奇、浩渺。

在這塊叫“新瑪累”的山坡上,蔥翠綠林圍繞著的,是這些波浪紋的小山丘,紅、黃、紫、藍……五顏六色,被當地人稱為“七色土”“地上彩虹”。

據地質學家分析,毛裏求斯的這些泥土是由火山噴發出來的,經氧化後變色,因太陽的照射折射出不同色彩。更讓人驚奇的是,若把山坡上各種不同顏色的泥土翻開後再混合在一起,隻要經過一場大雨,它們又都恢複原狀了。

我想起和你一起去中山公園看五色土,那裏有個音樂堂,剛畢業時,我們總去。

這一日,我看到燒烤。雞、魚、蝦和龍蝦肉質皆鮮美。“有沒有什麼特別點兒的?”我問。

一個西方人看我一眼,立刻說:“什麼是特別的?你中國人吧?中國人真是什麼都吃。”

我沒有辯解,我問他:“你是哪國人?”“荷蘭人。”他說。

“荷蘭人?”我哼笑了一下,“難道不是你們荷蘭人在占領毛裏求斯期間,把島上曾那麼活躍的嘟嘟鳥吃到絕種?否則,我們今天怎麼會去自然史博物館裏看它們的標本?荷蘭人占領毛裏求斯100年,做的最偉大的事情就是這個。”

他不再說話。

那種可愛的鳥,體型大,像企鵝一樣笨拙可愛。島上食物豐富,它們像雞的祖先一樣,慢慢失去飛翔能力。它們沒有攻擊能力,逃的能力也幾乎為零。但沒有天敵,所以它們吃飽了散步,一直悠閑過著時日。後來荷蘭人來了。它們常年沒有天敵,絲毫沒有戒心,也因此慘遭滅絕。《愛麗絲夢遊仙境》裏麵的嘟嘟鳥,正是它。它隻生活在毛裏求斯。

我想起在肯尼亞那個英國人對我說的,沒有天敵的,最先滅亡。這世界的道理,好玄妙。

嘟嘟鳥吃棕櫚樹的果子。果子殼硬,沒有嘟嘟鳥堅硬的嘴啄開,果子自己不能發芽,因此棕櫚樹數量銳減。一棵棕櫚樹需要五年長成,隻有樹心能吃,一棵僅夠8人。所以棕櫚樹心做色拉的一道菜,今天被稱為百萬富翁色拉。

聽海員講,這裏從前,隨處可見小臂那麼長的綠色海參、足球那麼大的海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