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11月(1)(2 / 3)

考驗可篩檢出真正的溫和之人,

因為此時隻有他們能屹立不倒。

11月06日

溫和之人不與萬物為敵,因此才能征服一切。

總是妄想他人要加害於自己,總是急切地為自己辯護,這樣的人無法理解溫和的真意,也不會了解生活的本質意義。“他辱罵我,他痛打我,他擊敗了我,他搶劫了我。”懷有這類想法的人,他心中的仇恨永不會消失……因為每一次回顧都勾起了他的仇恨之心,而能治愈仇恨的隻有愛心。旁人的話都是半真半假?但這又如何呢?虛假的言辭難道會傷害到你?虛假的就是虛假的,它的影響十分有限。它既無生命力,也無能力去傷害他人,隻有那些自討苦吃的人才會被傷害。旁人傳播你的閑話並非什麼大事,但你若是奮起反擊,拚命糾正他人的錯漏,你便是將生命和活力都浪費在了他人的虛假言辭中,並給自己帶來了傷害與苦惱。

將一切罪惡驅逐出你的心靈後,

你便能明了,以惡治惡是多麼愚蠢的行為。

11月07日

目標的力量是極大的。

卓越的智慧才能帶來準確的預測。依據智慧的高下之分,人們定下的目標也有渺小與偉大之分。一顆偉大的頭腦裏總是孕育著偉大的目標。而心懷仇恨的人,卻無法立下誌向。漂泊無依的思想很難取得進步。

那些看透了人類各種宿命的人,才能確立最為崇高的目標。羅馬人在修路時總是遵從既定的軌道,就連磨難和死亡都無法使他們偏離正軌。人類的偉大領路者,就像一群精神上的修路工,他們作為先導,艱難地開辟了智慧與精神的正確道路,我們隻需緊隨其後。

惰性之物總是不敵鮮活的力量,

各種境遇總是屈從於實現目標的決心。

11月08日

一切事物終會回歸平靜,

因為恰恰在一些看似溫和平靜的狀態裏,才孕育著強大的力量。

一旦被人誤解便悲歎不已,這樣的懦弱之人不會有什麼大的成就;為了討得他人的歡心和讚同而屢行違心之舉,這樣的虛榮之人不會成就卓著;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妄想采用折衷的辦法、總是三心二意的人,一定會遭遇失敗。

立下誌向的人,無論是被誤解還是受到錯誤的指責,是聽到他人輕率的奉承還是山盟海誓的吹捧,都絕不會減損自己一絲一毫的決心。這樣的人才是能夠成就斐然的卓越之才,他終將成功,獲得力量。

挫折可以激勵立誌之人;苦難會不斷地鞭策他,使他毫不鬆懈;錯誤、損失或痛苦,這些都不能使他屈服;失敗不過是通往成功的階梯,因為他始終確信自己終會成功。

在實現理想的路途中,遭遇的障礙愈大,

立誌之人的決心就愈強。

11月09日

順利完成任務後,總能獲得快樂的心情。

在所有可悲的人群裏,懶惰者又是最為可悲的。在麵對那些需要付出極大體力和智力的艱難任務時,隻是一味地逃避以求得暫時的舒適和享樂,這樣的人會一直處於緊張不安的狀態之中,由此帶來的恥辱感也給他帶來更多的負擔,他便漸漸喪失了自己的人格和自尊。“不願盡力而為的人,要讓他明白自己迫切的需要。”一個逃避責任的人,一個不願付出全部精力的傭工,他的靈魂確實會迅速腐朽——這是一條不變的真理。首先是人格的腐爛,最終是肉身與健康的損毀。人生與行為是一致的,一個人若嚐試逃避工作,那麼不論是在生理上還是精神上,他的腐朽便會即刻發生。

完成全部任務,或了結一件工作,都能帶來安心和滿足。

11月10日

隻要活在世間,便要為生活而奮鬥。

每一次成就,即使隻是世俗的成功,都會帶來相應的快樂;而精神上的進步,則代表著意誌力的進一步完善,更會帶來一種安定、深沉、持久的喜悅。在無數次一敗塗地後,當你成功修補了性格中的缺陷,當它們再也不會給自己和世界帶來苦難時,你所獲得的由衷的快樂(雖然難以言表),將會是一種非凡的體驗。那些追求高尚美德的人,投身於塑造自己那高尚人格的神聖修行中——在每一次征服自我的成就裏,他們品嚐到了莫大的喜悅,這份喜悅將終身伴隨,成為精神中不可分割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