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9月(1)(1 / 3)

09月01日

若指望身體的健康能帶給你快樂有益的人生,

無疑是將物質享受置於精神狀態之前,使精神從屬於肉身。

頭腦活躍、精神充沛的人從不關心自己的身體是否出現疾恙——他們忽略這些,隻是繼續去工作、去生活,就像完全健康一般。適時忽略身體的病痛不僅可以保持頭腦的清醒和強健,它還是治愈身體的最佳法寶。若我們無法獲得完美的身體,那就打造一副健康的頭腦,而健康的頭腦就是通向健康體魄的最佳途徑。

大腦患病比身體遭殃更加可悲,因為它緊接著會造成身體上的病痛。精神上的殘疾比身體上的殘障更為可憐。有些自認為殘疾的人(這一點醫師們最清楚)隻要能讓自己的頭腦堅強、無私、快樂起來,他們就會發現,自己的身體其實健康強健。

良好的道德操守是健康和幸福最穩固的根基。

09月02日

人的不快樂並非來自於貧困,而是緣於對財物的貪念。

事件有因就有果。如果一夜暴富靠的是下流卑劣的手段,一生赤貧全因自身的墮落腐化,那每一位富人都是不道德的,每一名窮人都會陷入墮落的深淵。

作惡之人在任何境遇下,無論是富有還是貧窮,或是處於兩者之間,都將犯下罪惡。而善意之人,不管出於什麼地位,都會行良善之舉。若內心本就有惡念蠢蠢欲動,就不要認為是糟糕的處境才導致自己犯罪,因為極端的處境隻是更容易激發罪惡的行為,卻並非促人行惡的根源。

貧窮之感更多來自頭腦,而非來自囊中羞澀。隻要一個人始終對手上的財富感到不滿足,他就認為自己仍然貧窮。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他確實貧窮,因為貧窮是內心的貪念。

百萬富翁也可能是守財奴,

他腦中的貪念使他感到自己仍是一文不名。

09月03日

一個人若善於掌控自我,

他也將知識廣博、人格偉大、成就斐然。

充滿野性的人,往往在各項智能方麵捉襟見肘,而這些智能正是掌控和引導盲目本能的要素。因此,可以這麼理解,控製並引導內在的激情、欲望、意誌、智能,是自然賦予人類的天命。

理解並能掌控外界自然之力的人,可稱為自然科學家;而理解並能掌控內在思想之力的人,可被稱作神學家;要習得有關內在現實的知識,也可依照學習自然科學的方法。

習得知識後,要懂得去運用,去服務他人,

這樣,你的世界將會更為舒適宜人、幸福洋溢。

09月04日

一切事物,無論可見或不可見,

都從屬於那條統領萬物的永恒法則,掙脫不了必然的因果相循。

絕對的正義維持著這個世界的運行,它調節著人們的生活和行為。發生在你身上的種種境遇,全是你過去的行為在因果相循的法則下引發的必然結果。人能夠(也必須)選擇如何起步,但無力改變由此帶來的影響;他能決定自己如何思考、做何行為,但這些思行引發的必然結果,卻是他無法左右的,這些都受到統領一切的法則的調控。

人有能力去完成各種事業,但一旦犯下罪過,他的這種力量就會消失。行為導致的結果已成定局,它已無可挽回,你無法竄改也無力逃避。

罪惡的思行會帶來痛苦;良善的思行會帶來幸福。

09月05日

行為不僅限製了一個人的力量,也決定了他的人生是喜是悲。

人生好比做算術。對一個尚未掌握運算法則的學童來說,算術是極複雜、極難學的東西,可一旦他理解並掌握了訣竅後便會發現,算術簡單明了的程度,簡直跟它曾經貌似晦澀複雜的程度不相上下。

其實,人生的複雜與簡單也不是絕對的。這就像在做算術時,錯誤的運算方法可以千奇百怪,但正確的方法隻有一個;隻要掌握了運算法則,就不會再困惑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