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上
山腳下的人家,但凡有點年紀的人都懂得人參的價值,遇到棵千百年的老人參,那可就是得了個寶貝啊。
對於抬參,幾乎人人都懂的,抬參的方法都知道,都是老一輩人口口相傳的說法,從來沒人親眼在這山林裏看到過人參。
老一輩人也光是說,說這山裏長過人參。
莫明匆匆地回到家,栓上門,把父母和妻子招到堂屋裏。把自己救了老狐,老狐獻人參要報恩的事,像說神話故事一樣給他們說了一遍。
父母和妻子都非常高興。
父母告訴兒子別的不要多說,做好準備,今晚早睡,明天趕早去把它抬回來就是了。山裏人做事講究的就是豪爽,幹脆。
父母老早就開始準備了抬參的工具,妻子忙著準備吃喝的幹糧,興奮的一家人一夜都沒睡好。
天還沒亮,父子就開始上路了,本來母親和媳婦都要跟著來的,父親瞪著眼睛阻止了她們:“抬寶貝,哪有女人跟著的,都乖乖地在家給我好好呆著!”
這個地方常常有好多趕山起早的人,父子兩個為了怕有人跟著,父親帶著莫明故意在山裏多轉了一圈,父子兩個確定身後沒有人跟蹤,父親才示意莫明直奔要地。
等到父子兩個到了目的地,天已經大亮。按照從老祖宗傳下來的口傳規矩,用一根紅色頭繩拴住人參,然後點上香火拜祭一下。
一切工具準備好後,莫明的父親才拿出祖傳的骨頭剃子,開始挑人參下邊的泥土。
挖人參不是件容易的事,是個細活。莫明的父親,費了半個小時,才把人參的根部泥土挑的幹幹淨淨,一根像蘿卜一樣大,人一樣身體的參體露了出來。
等到父子兩將人參捧著、放在裝有蘚苔的衣服裏包紮好後,莫明的父親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少說也有四五百歲了,是個娃娃啊”。
莫明從父親嘴裏知道這棵參的分量,二人把參頂上的種子都撒在參坑裏,埋好拍實。把參放在背簍裏,上麵隨便采點藥草蓋上,匆匆回家。
父子回到家,第一時間把人參放在秤盤裏稱一稱,人參剛好過八兩。
自古有‘七兩為參,八兩為寶的說法’,論起價格,也屬於無價之寶。
當時正逢解放不久,世道還不怎麼安定,莫明一家人雖然抱著寶貝,卻不知道怎麼處理。
要是能找個買主賣了,會許能賣個很好的價錢,家裏也可能有一筆不小的收入。又怕收到的錢財會惹來殺身之禍。
把人參收著吧,又怕被人發現,遲早還會招來滅門之禍。
一家人商量數天,也不得法。帶在身上也不是,埋在家裏什麼地方又怕收藏不當,會毀掉了人參,看來也不行。
賣也不行,收藏也不是,商量來商量去,最後還是決定把它吃掉。
家裏開始殺雞,先把人參的根根須須和雞肉共同煮著吃,味道沒嚐到多少,莫明和父母在飯後不到一個時辰,都鼻口流血,知道這是被人參拿的鼻口冒血。
隻有媳婦蔡氏沒事人一樣。
莫明的父母年紀大,身體還是可以,當然不需補品;莫明年輕氣盛也不需補品;看來隻有麵色微黃的蔡氏需要補補。
反正人參已經被斬破根係,也不好收藏,幹脆就給媳婦補補,會許身體補好後還能給生個一男半女的。
莫明就把人參分成了三十等分的量,每天切上一兩片,燉著野味給媳婦吃。
一個月的大補,家裏的人都發現蔡氏的明顯變化,皮膚開始白淨潤滑,煥發鮮嫩的光彩,身體也越發得富態。
莫明在沒人的時候,總會開一兩句玩笑:媳婦啊,萬貫家私都被你裝在身上了,你沒覺得累嗎?
又一個月,蔡氏沒辜負家人的希望,真的懷了身孕。這一下可把莫明的父母樂壞了,真的虧了那棵無價的人參幫忙啊。
十月懷孕,一朝分娩。
那天天氣格外晴朗,到處都顯示和悅的氣氛,連門前的大樹上,一大早就飛來了數隻喜鵲在嘰嘰喳喳地叫喚。
有快嘴的鄰人就愛說,蔡氏可能要生了,連喜鵲都來報喜了。
有些事就是天從人願,在午時,蔡氏生下一個小男孩。
接生婆和莫明的母親都說孩子在出生時身上透著一股紅色的光。
莫明猜想肯定是媳婦補人參的緣故。
後來就給小孩子起個的名字。
等到孩子滿月後,家人按習俗,都要給出生的孩子和母親洗個百草澡。家人將家裏附近能取的所以的植物頭稍割來,放在水裏混合燒水,用來給孩子和孩子的母親洗澡,聽說不僅能除卻病災,還能養生健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