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孩兒(1 / 2)

莫家溝有個叫莫明小孩子,五六歲時,由於身體瘦弱,常年生病,久治不愈,父母害怕怕養不活,就按照老祖宗傳下來的法子,花點錢暫時舍寄在山上的小廟裏,拜托老和尚給養著。

待在佛祖的麵前,總不會有什麼差錯吧。

山上的老和尚待莫明如同親生的兒子一樣,照顧的無微不至。

平日裏,老和尚帶著莫明早晚按時讓莫明跟著詠經識字,還在山林裏穿梭,教莫明采草療傷之術。

山裏的氣候好,加上又整天山上山下穿梭,小莫明一天天健壯起來,往日的病態一去不複返。

和尚一邊教莫明識別草藥、用藥的方法,一邊告訴幼小的莫明:等你長大了,就回家娶個媳婦,要替莫家延續香火,也好有個吃飯的營生。

莫明在山裏一呆就是十來年,等到有一天,老和尚要歸西的時候,才告訴他家在哪裏,也到了該回家的時候了。

莫明跟著兩個師兄安葬了老和尚,背著師傅給做的草藥箱子就回了老家莫家溝。

莫明出山回家的那年,正是解放的那一年,全國一片歡騰景象。

父母見莫明如今長的很健壯,一改往日的病態,出落的又如此英俊灑脫,都非常高興。

鄰裏聽說當年送走的莫明如今健健康康得找回家來了,大家都來向莫明的父母道賀。都說家中後繼有人了,二老不用再愁死後無人給孝敬香火了。

莫明回來後,挑起了養家的重任,平日裏侍弄家裏幾畝薄田,閑暇時,就進山采草藥,幫助鄰裏治病療傷,掙些小錢養家。

日子一久,鄰裏都覺得莫明這年輕人很不錯,就有喜歡做好事的人就給張羅了一門親事。不遠的鄰村蔡家的閨女,長的賢淑可愛,雙方一見鍾情,很快就被莫家娶過門來。

婚後夫妻間相敬如賓,恩愛有加,夫妻二人又孝敬父母,家裏家外都捯飭的有條有理的,家道越來越好,家幫親鄰都暗地裏豎著拇指誇讚。

結婚後三年,家裏唯一的不足之處就是,莫明的媳婦一直不開懷。

莫明的父母常常看著兒媳婦,歎著氣,表現出一種無奈的表情。聽著父母親的歎氣,莫明的媳婦也非常難受。裝出笑臉安慰父母親,說自己和莫明還年輕,懷孕是遲早的事,請父母放寬心,一定會幫莫家生個大胖小子的。

一天,莫明在山裏像平時一樣到處尋摸草藥,不經意間看到一隻的老狐被獵戶的鐵夾夾住後腿,鋒利的鐵牙深深咬進老狐的皮肉裏,血肉模糊。老狐一動都不敢動。本來莫明打算繞道走開,山裏人的規矩,人家獵到的東西,外人不得動。

可那隻老狐看著莫明發出一種淒慘的求救聲,眼裏竟然流著淚水。莫明在山上廟裏待過十來年,身心都被佛性教化,不免產生仁慈。看那隻老狐,被毛都長了好多白毛,看來也有些年頭,讓人有種不忍心看著受罪的樣子。

看四下無人,就趕緊用力打開鐵夾,放開那隻老狐,用采到草藥用嘴嚼碎敷在傷口上,撕了一塊布條把老狐的腿包好。

老狐看來很有靈性,莫明給它包傷口的時候,竟然動都沒動,像受傷的人一樣那麼懂事。直到包紮好傷口,才爬起來,顛著受傷的後腿,往林地深處走去。

莫明見老狐消失後,也快速地離開現場,他怕得罪下鐵夾的獵人,萬一發現鐵夾上的獵物被他放走,進山就不會有好果子吃。

救了一小動物,誰都不會指望它能報答你什麼,誰也不會把救它的這件事情放在心上,時間長了就會把這件事忘記的幹幹淨淨。莫明就和大家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