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桑葚子、菟絲子、枸杞子、葵花子、黑芝麻、核桃、何首烏等均為養血烏發生發之上品。
(2)頭部按摩有助生發:運動是增加血液循環的重要方法,除了正常的運動方法以外,頭部按摩可使頭部血液循環加速、溫度升高,使毛囊的新陳代謝恢複正常。
方法:先坐好,用雙側或單側手指與手掌從前額發際處向枕骨處來回按摩,往返20~30次,使頭發有發熱感為佳;再以其餘四指(食、中、無名、小指)並彎曲呈90°,從發際向後輕輕敲打,使頭部有輕鬆感為佳,往返做5~10次。
以上兩種按摩法每日做兩次,每次5~10分鍾即可。要注意手法宜輕,動作要柔細,要將指甲剪短以免劃破頭皮。平日用手腕的力量來敲打頸部地區,也可敲打肩膀,一天多敲幾次讓血液循環增加。另外,維持頸部不動,以頸部做主軸,轉動肩膀也是讓肌肉放鬆增加血液循環的好方法。或者用頸部運動來寫“鳳”字,上下左右的轉動也是一種舒適又增加循環的好方法。
(3)梳頭讓頭皮呼吸:梳頭除了有美觀修飾的作用之外,還有清潔頭皮,按摩的作用。利用梳頭可使頭皮“呼吸”,促進血液循環,所以古人說“梳頭過千,頭不白”是有道理的。而梳頭的材質最好是木材、動物的角,避免使用塑料材質以防產生靜電傷害頭皮,對頭發造成損傷。
洗頭是預防頭發病變的一項重要工作,而洗頭的間隔時間根據不同情況而定,因人而異,總的來說,以頭皮舒適為標準。洗頭次數不是越勤越好,每天洗頭其實是一項非常嚴重的錯誤習慣。毛發是存於頭皮上的,試想假如頭皮每天受到去汙力強的洗發水衝洗,頭皮皮膚外層的脂肪保護膜怎能不被破壞呢?
(4)熬夜是頭發的殺手:熬夜是讓掉發加速的重要原因之一。人體並非機器,當然需要恰當的休息睡眠時間,來達到新陳代謝的良好效果。持續的熬夜,人體需要的能量、血液及營養等都要大幅度地增加,如此一來到達頭皮上的血液會明顯減少,對毛囊的營養就絕對會不夠,所以產後媽媽“坐月子”要好好休息,不要半夜還在忙碌,否則容易掉發。
日曬及下雨時對頭發的保護措施更是不容忽視。過分的日曬會讓皮膚充血,發生炎症,使真皮層內的膠原蛋白纖維發生變性甚至斷裂,使皮膚的彈性和韌性降低而影響頭皮及頭發的營養供應,使毛發的支撐力量降低,掉發也就在所難免了。下雨時空氣中有害物質隨雨水降落到頭皮上,如此一來更是讓毛囊遭到更大的傷害,掉發更加容易,所以戴帽撐傘等,都是保護頭發的不錯方法。
(5)中醫食療藥膳:除此之外,介紹一些具補腎、養血、活血作用的食療藥膳來調理體質,以增加免疫力,改善循環,從而營養毛囊,促進毛發增長及生長。
①參芪烏雞湯:
組成:烏骨雞1隻,黨參50克,肉豆蔻25克,八角茴香適量。
做法:烏骨雞去內雜物,保留心、肝,將輔料放進雞腹內,再加作料燉熟即可。
功能:溫補脾胃,益氣養血。
此劑食療味道甜美,對於產後母體的血氣恢複效果很好。如果產婦要喂母乳,此方也很合適。每10天為1個療程,休息3天再繼續下個療程。如果產婦怕太油膩的話,可以將雞皮去掉,或將剛燉的雞湯放涼後放進冰箱冷藏,刮掉上麵一層浮油也可減少油膩感及熱量。
②當歸生薑羊肉湯:
組成:當歸25克,生薑15克,羊肉250克,枸杞子25克,黑豆50克。
做法:將黑豆先泡2小時,再將其餘藥材放入大一點的燉鍋中,先以大火煮開後再以小火慢慢地燉,燉至豆熟爛即可吃肉喝湯。
功能:調理腸胃,補養氣血,尤其是加了黑豆更有入腎生發之效。此方對於四肢手腳、容易冰冷者尤其合適。
請各位產婦放輕鬆心情,因為情緒也會影響頭發。產後不要急著燙發、染發,隻要勤梳頭及按摩,注意飲食營養,不熬夜,不要過度緊張和勞累,您很快就可恢複產前烏黑亮麗的頭發了!
290.治療惡露不淨的食療方有哪些
惡露不淨是指惡露3周以上仍呈血色且淋漓不斷。多屬衝任不調,氣血運行失常所致。食療方如下:
(1)旺火起鍋,水沸時加入豆腐皮1張,白糖30克,打入2個雞蛋黃,煮熟即可,可滋陰清熱,涼血止血。
(2)赤小豆15~30克,冬瓜皮30~60克,水煎代茶飲。
(3)豆漿鍋巴30克,豆腐皮1張,雞蛋1個,白糖適量,加少量水煮沸,空腹食用。
(4)生藕去皮洗淨搗爛絞汁,加水溫熱服下。
(5)生薑3~5片煎湯,用黃酒適量送下。
291.產婦在產後陰道痛是怎麼回事?應如何治療
許多產婦在分娩時,沒有做會陰切開術,陰道和會陰部也沒有破裂,但卻感到陰道部位很疼痛,特別是在笑或大聲說話時。其實,一個好幾千克的嬰兒從狹窄的陰道娩出,總會使陰道擴張和伸展過度,導致淤血和損傷。隨著時間的推移,疼痛會慢慢減輕。
如何防治陰道部位疼痛呢?
(1)疼痛部位要洗溫水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