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產後保健禁忌(3 / 3)

產後可以做美容美發嗎?

原則上產後不宜多洗頭,然而要經過多長時間,才能恢複甚至多洗頭呢?專家們指出,產後兩個星期就可以依照平時一樣洗頭了。除此以外,發覺頭發汙穢時,可用幹洗方法補救,就是將三塊紗布插進頭發中,充分梳刷頭發及頭皮,事前把適合自己的洗發水,均勻地擦在頭皮上,如此換過兩三次紗布,便相當清潔了。正式洗頭的時候,堿性與酸性的洗頭劑,對於產後的婦女是極不適宜的,還是使用油質的洗發精比較好一點。燙發及染發要到產後1個月才可以。在產期,可以使用橄欖油或綿羊油,每星期按摩指甲1~2次,為指甲補充營養。指甲應修短些。

在化妝方麵,粉底及油脂等化妝品會堵塞毛孔,妨礙皮膚呼吸,因此能免則免。但是,皮膚保養卻不能忽略,優良品質的營養霜應該天天使用。

女性產後,身段多少總會變樣,如小腹容易鬆垂,腰圍容易粗大。為避免這種情形,可以用肚兜圍腹,為期大約4個月,但要注意切勿過緊,以免影響健康。

此外,產後婦女最擔心的要算胸部了,因為婦女產後,其胸部特別容易下垂,故產後的婦女要配上合適的胸罩。另外,可用美乳霜,每天按摩乳部1次,用手掌由下而上分自兩邊按擦,切不可用力,否則弄巧成拙。婦女產後由於皮膚容易幹燥,故浴後應擦點乳液,潤澤皮膚。手、足及口唇,也特別容易幹燥,最好選用含有維生素A及維生素D的油膏。

為什麼產婦忌看電視?

有些哺乳期的婦女有一邊給嬰兒哺乳,一邊看電視的習慣。彩色電視的普及,使普通家庭都能接受到低劑量的放射性汙染。特別是產後哺乳期的產婦和嬰兒,假如長期受到來自彩電產生的放射性輻射,無疑是對身體不利的。產婦如果在身體尚未康複時,長時間看書刊、電視,容易產生雙眼疲勞,視覺模糊。產後婦女身體虛弱,供血不足,很容易發生屈光不正等眼病。眼部肌肉如果長期處於緊張狀態,調節過度就會出現頭痛、胸悶、惡心、眼睛脹痛、畏光等眼病。所以說產婦應當減少看電視的時間,使眼睛得到充分休息。

為什麼說產婦“四避”不是陋習?

我國民間流傳著一些關於婦女“坐月子”的風俗習慣,有的人把它完全當成是“陳規陋習”,這是不科學的。例如,強調產婦“四避”,即使在今天看來也仍很有必要。

(1)避風

天氣不是很炎熱時,產婦月子裏一般要穿長褲和長袖上衣,用圍巾裹頭,沒有特殊情況不出門,這一條是很有必要的。妊娠和分娩對婦女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體力消耗過程,產後虛弱,免疫力低,稍有不慎,就會感染上疾病。閉門不出,減少與公共場所的灰塵、細菌、病毒等接觸的機會,有利於預防疾病。但避風也要適當,隻是產婦居室不能有過堂風,但適當的空氣流通,以保持空氣新鮮還是必要的。另外,產婦雖不可外出,也要鼓勵她們早期下床活動,一般在產後24小時即可下床活動,適當活動有利於惡露的排出和子宮複舊,促進腸蠕動,增進食欲,預防便秘。

(2)避客

我國不少地方有在大門上掛上紅布條表示家裏有產婦、謝絕外人來訪的風俗,這也有一定的好處。因為產婦身體虛弱,加之夜間要頻繁哺乳,照顧嬰兒,需要抓緊時間多休息;新生兒神經功能也未發育完全,稍有響動會受到驚嚇,所以月子裏謝客,減少打擾、噪聲和傳播疾病的機會,對母嬰都是一種關心和愛護。

(3)避性交

有的地方婦女坐月子時,常由母親或婆婆陪床睡覺,其意在使其丈夫夜間回避。這樣不僅可以對母嬰進行較好的照顧,而且對那些缺乏衛生知識和性知識的夫婦很有必要。

(4)避辛辣油膩

產婦身體消耗大,臥床休息多,還要給嬰兒哺乳,這時對油炸、油膩食物及辛辣飲食不易消化,也容易加重便秘,或者會影響乳汁分泌,或通過乳汁分泌刺激嬰兒誘發濕疹、腹瀉等疾病。讓產婦喝紅糖水、水煮雞蛋、燉雞湯、魚湯、小米粥的習俗都是好的。如果再配以適量的蔬菜、水果,就更加有益於產婦身體複原和哺乳。

為什麼產婦忌吹電風扇?

舊習俗認為,坐月子要絕對禁風。所以分娩後產婦包頭裹身,關門閉戶。居室中空氣混濁悶熱,乳腥汗味充鼻,甚至使產婦和嬰兒發生中暑。這對母嬰健康非常不利。人體有一個複雜的控製體溫的係統,以維持恒定的體溫。無論春夏秋冬,正常人的體溫保持在36.7—37.7℃之間。皮膚溫度因暴露的程度、人體各處的血液循環、皮下脂肪的厚度等不同而略有變化。正常體溫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保證,過高或者過低,都會導致生理功能紊亂。由於夏季氣溫普遍較高,人體皮膚主要通過輻射、傳導、對流、蒸發等方式,散發人體總熱量的約80%。人體的體溫調節中樞主要在下丘腦,它指揮各係統完成散熱任務。產婦在分娩後,汗腺分泌旺盛,產後體質下降,應該避免風直接吹到身上。特別是不要用電風扇直接給產婦降溫。但這並不是說產後一定不能使用電風扇,居室中如果使用電風扇給產婦降溫,可以讓電風扇吹出的風刮向牆壁或者其他的地方,利用空氣對流或者返回的對流風來給產婦降溫,同時保持戶內寬敞、整潔,打開門窗,以保證產婦和嬰兒不會發生中暑,順利地度過炎熱的夏天。

為什麼產婦忌不護乳?

在妊娠期間應經常擦洗乳頭,在第一次哺乳前將乳房及乳頭用溫肥皂水、清水洗幹淨,以後每次哺乳前母親應先洗手並用溫開水擦洗乳頭及乳房。定時哺乳,哺乳時母嬰均應采取最舒適體位,哺乳完後應留最後一滴乳汁,覆蓋於乳頭上,有保護乳頭之功效。如有乳頭皸裂,輕者可繼續哺乳,每次哺乳後塗以10%複方安息香酸酊或蓖麻油鉍糊劑,於下次哺乳前擦淨;皸裂嚴重者應停止哺乳,但必須用吸奶器將乳汁吸出。如遇乳腺導管不通,可服用中藥通乳,也可用熱毛巾熱敷配以適當乳房按摩,以防乳腺炎發生。最初哺乳時,由於乳汁流出不暢,而嬰兒的吸吮也顯得笨拙,所以比較花費時間。

產婦在正常情況下,產後3—4天大量分泌乳汁,乳房充盈,有38℃以下的低熱不屬病態,一天就能恢複。但當乳管堵塞,乳汁流不出來時,乳腺就會發生急性炎症。乳房出現紅腫、疼痛,有時全身發燒,這稱為乳腺炎。

豐滿而大小適中的乳房對女性外在美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正確合理的按摩,可以改善乳房血液循環狀況,減少乳房的脂肪堆積。避免停止哺乳後乳房鬆弛或下垂,以促進乳房健美。分娩後是母乳喂養的關鍵時期,如能在產後2—3天內就進行乳房按摩,對促進乳汁分泌、防止乳汁淤滯等有積極意義。

按摩乳房前應注意洗淨雙手,手法要柔和,不能粗暴,也可由丈夫幫助按摩,按摩時間可以逐漸增加,注意防寒。產婦可每晚入睡前用對側手掌按順時針方向按摩雙側乳房,並從乳房的基底部向乳頭方向緩揉、輕推。雙手握住乳房的基底部向乳頭方向提拔或左右上下輕輕搖動,然後用左右手掌交叉均勻地揉按雙側乳房。雙手輕輕握住乳房,用手指沿乳房四周做順時針方向轉圈。然後用手指輕輕提起乳房向乳頭方向撥動。用大拇指和食指在乳暈四周擠壓,然後捏住乳頭做牽拉運動,用熱毛巾擦敷乳房,以除去輸乳孔中的乳栓,促進血液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