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節 體育鍛煉,益處多多(1 / 2)

體育鍛煉能全麵增進身體健康。長期運動增強身體素質,增強肌肉力量,提高免疫力,提高身體協調能力、反應力,塑造體形,緩解心理壓力,改善精神狀況,提高意誌力。

長跑等有氧運動可增強心肺能力,球類等運動可以提高反應和眼、手、腳、腿協調配合能力和身體的靈活性,瑜珈等訓練有助於身體柔韌性提高,輪滑溜冰可以鍛煉平衡能力。

生理上的健康又是與心理上的健康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研究表明,經常參加身體鍛煉者其焦慮、抑鬱、緊張和心理紊亂等消極的心理變量水平明顯低於不參加身體鍛煉者,而愉快等積極的心理變量水平則明顯要高一些。

體育鍛煉之所以能夠調節情緒,是因為體育鍛煉的參與者能體驗到運動帶來的愉快感覺。心理學家認為,適度負荷的體育鍛煉能夠促進人體釋放一種多肽物質——內啡肽,它能使人們獲得愉快、興奮的情緒體驗。因此參加體育鍛煉,尤其是參加那些自己喜愛和擅長的體育鍛煉,可以使人從中得到樂趣,振奮精神,從而產生良好的情緒狀態。

生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礎,體育鍛煉通過塑造強健的體魄從而為人們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提供了保證。體育鍛煉可以陶冶情操,培養生活情趣,放鬆緊張情緒,提高生活質量。體育鍛煉還能提升人的精神健康和社會健康。集體項目比如籃球、足球等,可以培養人們之間團結協作的精神;長跑、冬泳、自行車等則可以磨練人的意誌,增加人克服困難的勇氣;還有一些運動比如體育舞蹈、高爾夫、保齡球等已經不僅僅是單純的運動,而更升華為人們社交的方式之一。

由此可見,體育鍛煉對一個人的健康是有著極大的益處的。為了我們的健康,讓我們大家都開始鍛煉吧!我們在鍛煉過程中不但可以超越自我,還可以提高自信,增強意誌力。

體育鍛煉對中老年男性的益處:

在現實生活中,普遍存在著中年男性參加體育鍛煉少的現象。因為他們不少是工作、生活和科技戰線上的骨幹,工作任務重,家務事繁忙,沒有適當的時間,想等退休後再行鍛煉,這種思想顯然是不恰當的。近幾年來,據北京、上海的一些單位調查發現,中年人(包括幹部和知識分子)死亡率高於老年人,中年人患有各種慢性病的就占87%。因此,中年人應重視自身保健,努力增強體質。

體育鍛煉是防止和治療骨質疏鬆最有效的方法。經常鍛煉的老年人,其骨骼的血液循環得到改善,增強骨骼的物質代謝,防止礦物質的丟失,改善其與有機成分的比例,使骨骼的彈性、韌性增加,骨骼外層密質增厚,內層的鬆質結構發生適應性變化,使骨質更加堅固,可承受更大負荷。這有利於增強骨骼的抗折斷、彎曲、壓拉、扭轉性,從而能預防老年性骨質的疏鬆,預防老年性骨折,延緩骨骼的衰老過程。

我國曆代養生鍛煉的項目甚多,足以供給不同體質和不同疾病類型的中、老年男性在健身治療中選用,如氣功、太極拳、八段錦、五禽戲、推拿、保健按摩等。實踐證明,這不僅是有效的治療手段,而且還具有健身、延年的作用。慢跑、體操、散步等運動,更適合中老年人,省事、省錢,運動效果也很明顯對健康也很有益處。

體育鍛煉對更年期女性的益處:

更年期保健應在40歲後開始,保持精神舒暢,心情愉悅。提高自我對更年期的了解,解除不必要的顧慮,保證勞逸結合與充分的睡眠,參加一些輕鬆愉快的文娛活動。更年期婦女積極參加體力勞動,進行體育鍛煉,延緩骨質疏鬆的發展。尤其是活動少、工作時間多坐者,更要注意適當戶外活動,防止過於發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