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的增長,味覺功能還會繼續降低,這就是很多老年人食不知味的原因。老年人怎樣才能吃得有味呢?如下建議供參考:
1.味道濃重反而傷味蕾
進食過鹹、過辣、過酸以及味道濃重的食物,雖然能增加味感,但會對味蕾產生不良刺激,進一步損害味蕾。如果想讓食物味道豐富點,可多放些蔥、薑、蒜、香料等調味品。平時飲食可以多食蛋羹、麵湯、餛飩等湯食,因為舌頭對湯食的感覺要比固體食物敏感得多。
缺鋅也是老人味覺功能降低的原因之一。食不知味的老人還要多吃一些含鋅量高的食物,如牡蠣、扇貝肉、香菇、白蘑、芝麻醬、豬肝、山羊肉等,其中牡蠣的含鋅量最高,是補鋅的最佳食物,建議老人每周吃一次牡蠣。
2.放慢節奏慢慢嚼
進餐時多咀嚼、細嚼慢咽,可以刺激唾液分泌,以幫助更多的食物分子和味蕾起作用,從而增加味覺。平時,也可多食肉幹、水果幹、堅果等耐嚼食品,通過不斷地咀嚼鍛煉唾液的分泌,讓味蕾保持活力,減慢味蕾的萎縮速度。
另外,每頓飯五六成飽,保證就餐前有一種饑餓感,能使味蕾處於興奮狀態,辨味功能和食欲也處於良好的狀態。有吸煙和大量飲酒習慣的老人,還要戒煙和控製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