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馬季先生之後,2007年6月23日傍晚,著名相聲演員侯耀文先生因心源性猝死在家中突然辭世。夏季是心腦血管病的多發季節,有高血壓、糖尿病等“老病根”的中老年人應該格外注意。
猝死大體可分為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兩類。其中心源性原因導致的猝死占絕大多數,一旦發生,存活機會甚低,是直接危及人類生命的一大殺手。
夏季由於天氣悶熱,人體大量出汗、脫水,導致人體的血管收縮、血壓增高、內分泌紊亂,有既往心髒病史以及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礎病的患者應提高警惕。
有基礎病的中老年人應減少戶外出行,盡量避免在擁擠、空氣流通性差的環境中活動,即使是在家裏,也要注意空氣流通,多喝水。同時,要保持情緒穩定,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情緒激動、精神緊張以及內分泌功能失調而引起心肌突然缺血。如果老人要單獨外出,身邊要帶一些必備藥物,如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以及能迅速聯係到家人的電話號碼,以應對各種突發意外病變。
不僅體弱的老人容易出現心源性猝死的危險,很多中年人甚至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也有可能出現這樣的問題。如今中青年突發性心髒病患者並不罕見。
1.搶救病人切忌盲目搬動
重視心源性猝死早期出現的症狀和體征,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幹預治療,部分病人的生命是可以挽救的。大約一半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以前發作過心絞痛或有過度疲勞感,典型症狀是出現持續嚴重的心前區憋悶、疼痛,沒有明顯原因的氣喘,突然不能平臥,脈搏過快、過慢或心律不齊,血壓下降,出汗,四肢發冷等。簡單而有效的救治方法是心肺複蘇術,即心髒按壓和人工呼吸。如能及時救治,部分患者可成功複蘇。
一旦有梗死前兆,家屬不能忙於搬運,而應讓病人就地安臥,不要翻身,不要讓其說話和走動,更不要搖晃病人。如患者身邊有急救藥物,應及時幫助其服用,並迅速撥打“120”,請求急救人員來處理。
2.心源性疾病發病狀況
心源性猝死是指由於各種心髒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發病突然、進展迅速,死亡發生在症狀出現後1小時內。患者發生猝死事件前可以有心髒疾病表現,但猝死的發生具有無法預測的特點。相當數量的心髒病患者可能會以猝死作為首發表現。猝死事件一旦發生,存活機會甚低。各種心髒病均可導致猝死,但冠心病為最主要的原因,發生心源性猝死患者中有心肌梗死病史的占75%。
3.病理解釋
心髒病導致猝死的直接過程是急驟發生的嚴重室性心律失常、室速和室顫,此時心髒停止收縮,失去排血功能,醫學上稱之為心髒驟停。這類心律失常自行轉複可能性甚小,如能及時救治,部分患者可成功複蘇。簡單而有效的救治方法是心肺複蘇術,即心髒按壓和人工呼吸。盡管如此,醫院外死亡率仍高達85%,原因是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除顫治療,即用直流電電擊顫動的心髒使其轉複為正常心律。
4.救護要點
有研究顯示,從心髒驟停到除顫的時間與存活率呈負相關,3分鍾內得到除顫,存活率可達74%,3分鍾後存活率下降至49%。而目前在大多數國家,從目擊者發現病人發生心髒驟停到專業急救人員趕到現場為患者除顫的時間平均為9分鍾。所以,成功搶救心髒驟停患者重點在於:
(1)快速撥打救護電話。
(2)盡早心肺複蘇。
(3)盡早除顫。
5.防治要點
預防心源性猝死,應注意以下幾點:
(1)增強定期查體及治病意識,及時發現及治療各種心髒病。
(2)養成良好生活習慣,不吸煙、不酗酒、勞逸結合、健康飲食,進行規律的有氧運動。
(3)多吃水果和纖維素含量高的食物,保持大便通暢,不便秘、不拉肚。
(4)經常測量血壓,積極治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
(5)控製體重。
6.急救措施
如發現猝死的病人,應立即對病人的心前區拳擊,拳擊的部位是病人左胸前乳頭部位。拳擊的次數一般為2~3次,拳擊要有力,而後立即進行心髒按摩。按摩時用力要均勻,以一手掌平放病人胸骨下段胸壁上,另一手掌壓在該手背上,上下起伏垂直按壓。在對猝死者進行急救時,人工呼吸應和心髒按摩同時進行。先解開患者領口和褲帶,使其平臥,抽出枕頭墊在肩下,用一手將患者頸部托直,使頭後仰,打通氣道,然後一手捏緊病人雙側鼻孔,急救者口唇與病人口唇密合後進行吹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