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5章 莫把痛風當風濕(1 / 1)

痛風是一種人們不太了解的代謝障礙引起的關節炎。發病之初,腳會突然紅腫、疼痛難忍,不能著地。一周之後症狀消失,恢複正常。麻煩的是:有過首次之後,這種病痛會反複出現,且發作次數會日趨頻繁,並日趨加重,逐漸演變為慢性痛風關節炎。進入慢性期後,可發生關節畸形和病殘,並緩慢形成痛風石和泌尿係統結石。同時,在痛風患者中,糖尿病、心髒疾病、腦動脈硬化及高血脂症有較高的發病率。

痛風病是人體代謝功能紊亂所致,表現為體內大量尿酸積聚,發病時疼痛可在多處部位變換,嚴重時四肢多個關節可同時腫痛、變形。近年來痛風病在我國逐年增多,它危害著越來越多的人,但大家對它的了解卻甚少,有的人往往錯把痛風病當風濕病來治療,反而使病情加重、事與願違。如果讓痛風病的患者服用各種藥酒,恰恰犯了痛風病的大忌;又如,用青黴素、阿斯匹林等治療痛風病,則大大影響了患者的尿酸排泄,這樣,越治越糟。此外,無論痛風病或風濕病患者都不能隨便亂服解熱鎮痛藥,雖然可暫時緩解疼痛,但帶來的後果是嚴重的。可能加快引發嚴重致命的腎髒病、肝髒病等。

總之,當出現關節腫痛等症狀時,一定要診斷清楚是痛風還是風濕,以便對症下藥,千萬別把痛風當風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