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單位基層幹部進行體檢。結果驚奇地發現:有半數以上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各類疾病,包括高脂血症、高血壓病、冠心病、糖尿病、肝炎甚至癌症,有的病情已入中、晚期。無獨有偶,每年大中專入校體檢及征兵體檢中,不少人被查出身患疾病未能入校或應征。而體檢前,這些人都認為自己很健康。
為什麼自覺“健康”的人卻患了病呢?
原來有許多的疾病,在初期乃至中期,自覺症狀輕微,沒什麼不適,如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病後幾年甚至十幾年也不出現明顯症狀,隻能經全麵、係統的檢查後才能確診。許多人就是過於相信主觀意識,認為自己很健康,未能及時體檢,貽誤了疾病的早期診斷和治療。
年紀大的人,身體器官都會老化而變得遲鈍,應該疼痛難忍的病會變得輕痛或不痛,如心肌梗塞等嚴重威脅著生命的疾病。所以年紀大者更不能隻相信自我感覺。年輕人自我感覺良好,有了不舒服,認為挺一挺就能過去,不去醫院檢查,萬一耽誤了疾病的早發現和早治療,到出現相應的嚴重並發症時再就醫,恐怕會後悔莫及。因此,“健康人”也應去醫院及時體檢是很有必要的。
那麼,體檢應注意哪些問題呢?
(1)健康狀況良好的年輕人,每年應體檢一次,檢查的重點項目是心、肝、胃、膽、腎等髒器。
(2)年紀稍大的中老年人,身體已進入了多事之秋,各種疾病可能會悄然而至,所以應半年到醫院體檢一次。檢查項目中血壓、血糖、血脂必不可少,其餘項目由醫生酌情而定。
(3)已婚婦女除了上述檢查,每年應檢查一次乳房及內外生殖器,以便早期發現婦女多發的子宮肌瘤及宮頸癌、乳腺癌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