齲齒是牙齒硬組織逐漸遭到破壞的一種疾病,俗稱:“蟲牙”、“蛀牙”。齲齒不光使青少年疼痛難忍,而且影響食欲,影響咀嚼消化、吸收和生長發育,有時會導致牙髓炎、齒槽膿腫,甚至引起全身疾病,影響健康與體質。
1.齲齒發生的主要原因
齲齒是由於經受口腔酸的侵襲,使牙質受到腐蝕,具體原因包括:
(1)口腔中細菌的破壞作用。導致齲齒的細菌主要是變形鏈球菌和乳酸杆菌。
(2)是牙縫裏殘餘的物質,特別是糖類食物。
(3)牙齒和全身的抗齲能力降低,特別是營養不良,導致缺乏維生素D。
2.齲齒的防治
齲齒對青少年的身體有害,家長應該重視對孩子齲齒的預防。由於齲齒的發生與許多因素有關,因而預防齲齒應從多方麵入手:
(1)注意調理飲食和營養,多吃黃豆和豆類製品、新鮮蔬菜水果、骨頭湯,蛋黃和牛奶等,不挑食,不偏好精製米麵和細糧,保證食物中鈣、磷和維生素含量充足。
(2)養成“早晚刷牙,飯後漱口”的良好習慣,睡前不吃糖果等零食。
(3)一方麵,不應用牙咬過於堅硬的東西(如核桃、啤酒瓶蓋),避免牙齒受到磨損;另一方麵,又要經常吃一些比較粗硬的食物(如鍋巴、炒蠶豆、軟骨等)。吃的時候細細咀嚼,讓牙齒、牙槽骨和頜骨得到適當的刺激和鍛煉,使它們發育健全,增強抗齲能力。
(4)醫學研究發現,氟元素能夠增加牙齒的硬度,增強牙齒的抗酸能力,並能抑製口腔裏糖分的酵解,減少產酸酶的活動,對預防齲齒有幫助。青少年如果采用含氟的水漱口,或使用含氟的牙膏刷牙,均能取得較好的防齲效果。
(5)每半年定期檢查一次口腔,以便早期發現齲齒,及時填補治療,預防疾病加深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