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相當數量的兒童肥胖是因不良飲食習慣造成的,其中最突出的表現為:
(1)喜食甜食、油膩食物。
(2)喜喝稀湯、飲料,不願食纖維素多的食物。
(3)暴飲暴食,經常吃零食。
(4)飯後靜臥,缺乏運動。
(5)夜間進食,或食夜餐。
(6)過早的飲酒。
以上這些不良的飲食習慣,是導致兒童肥胖的重要原因,應當認真加以糾正,這樣才能避免兒童肥胖的發生。
兒童肥胖的治療與成人不太相同,由於其處在身體發育階段,任何過激的治療方法,對兒童的健康發育成長都會構成不良影響。加之小兒不象成人那樣能較好地配合醫生,給治療方案的實施帶來一定的困難。因此,家長的密切合作就顯得尤為重要。就飲食療法來說,必須有家長的參與,並要求家長掌握一些有關方麵的知識,如不讓孩子偏食、過食,不給予高糖、高脂肪等高熱量飲食。對小兒進行節食治療,讓其忍受饑餓之苦,這也是一種較難的事情。因此在進行飲食控製之前,務必將肥胖的危害,節食的道理和治療方案,耐心而詳細地告訴給孩子,以求得他們的配合,這一點對於治療的順利進行與否,有著關鍵性的作用。
對小兒進行飲食治療,先要掌握病兒的食物營養特點,以便於對各個年齡階段和各個病程階段的患兒製定節食食譜,但總的原則應限製能量攝入,同時要保證生長發育需要,使他們食物多樣化,維生素充足,不給刺激性調味品,食物宜采用蒸、煮,或涼拌的方式烹調,應減少容易消化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如蔗糖)的攝入,不吃糖果、甜糕點、餅幹等甜食,盡量少食麵包和土豆,少吃脂肪性食品,特別是肥肉,可適量增加蛋白質飲食,如豆製品、瘦肉等。
然而,並不是一提減肥就一點糖及含糖食品都不能吃,重要的是小兒肥胖是處於發育期的肥胖,要避免極端地限製熱量,學齡兒童每年能增高5~6厘米,隻要體重維持在現狀的情況下,一年後其肥胖程度將得到改善。
極端的飲食限製會給兒童造成心理上的壓抑,有時也會引起對治療的抵觸。總之,隻要合理調整肥胖兒童的飲食,就能取得又減肥又不影響兒童生長發育的良好效果。
兒童肥胖者大多嗜食,有效防治方法如下:
1.限製進食機會
有些孩子放學回家,肚子不餓也習慣吃零食。某市對10所小學2500多名學生調查,並對100名小胖子問卷抽查,發現70%有吃零食習慣,一日零食多達4種以上,以雪糕為多。77%愛吃肥豬肉,75%的男孩不愛吃蔬菜。小胖子們食量大,有的一餐可吃7隻雞腿。有的常在一個特定地點吃東西,如邊看電視邊吃,極少運動。解決辦法有二:一是隻有在餓時才能吃;二是隻能在飯桌上吃東西。
2.放慢進食速度
慢慢進食會幫助孩子提高對饑餓的忍耐性和食欲敏感性,並可調節進食量。如果慢慢吃,孩子就有時間品味食物,並找到自然停止點。家長應讓孩子坐在椅子上,輕鬆愉快地進食,如果吃得太快,讓他停一會兒再吃。
3.父母要為孩子選擇食物,並規定進食時間
家長應選擇富含各種營養成分的食物,讓孩子的食物豐富多彩,以滿足身體生長發育的需要。進食量由孩子確定,因為兒童天生就有控製食量的本能,根據自身的生長發育進食適量的食物。但是,每頓飯的主、副食和飯後點心、水果的種類,吃飯的時間和吃零食時間應由家長明確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