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退學後的日子(3 / 3)

就這樣,此起彼伏的讀書聲持續了許久,那院子裏陽光的陰影也移了位,外麵傳來了一聲老黃牛悠長的叫聲,王秋生知道放牲口的時候又到了,於是對小安說:“小安,今天這本《百家姓》我們已經讀了好幾頁,晚上回來我們繼續讀,你自己玩的時候也要想我們都讀過哪些,這樣才能記住。”

“知道了,爺爺。”小安說完,就打起了哈欠,嘴巴張的大大的。

王秋生中午簡短的午休也沒有了,他看了看鍾表,已經下午兩點了,下炕拿上自己那頂有些發黑的舊草帽,接著拿上立在門外的鞭子,從大門走出去來到拴牲口的樹下,解開牲口的韁繩,就趕著牲口去放牧了。

這一段時間,王老漢的心情明顯有所好轉,心裏的雲霧也漸漸散去了。看到小安已經記住了一部分《三字經》和《百家姓》的內容,他對自己孫子的未來充滿了希望。

人都是如此,一旦有了某種希望,就會變得幹勁十足,什麼困難都會克服;可是人一旦失去某種希望,就會變得萎靡不振,做什麼都提不起精神。一個人精神上的支撐,往往來源於某種美好的希望,現在王秋生的希望,就是讓孫子健康成長和有學上。

在小安退學後的這段日子,王秋生總覺得自己在別人麵前抬不起頭,老漢心裏著實不是滋味。河溝村小學到底會不會要自己的孫子,老漢也說不準,現在正值農忙季節,他想著無論如何過幾天得讓家旺去河溝村小學走一趟,提前見一見老師,商量一下小安轉學的事,提早準備以免到時候手忙腳亂。

王秋生一家人沒有串門的習慣,飯後一般都是一家人在一起閑聊,或者進來一兩個村裏串門的人,來談論一下莊稼的長勢,或是順便談談方圓幾個村子最近發生的新鮮事,這不過是打發時間而已。天黑了以後,離睡覺還早,為了省油連煤油燈一般都不點的,就這樣一家人在炕上坐著說話。

看著窗外天黑透了,小安忽的一下從炕上起來,然後一個箭步跳下了炕,嘴裏說道:“我去點燈。”

王玉竹急忙說:“你慢一點,小心摔倒。”

“我摸到火柴了。”小安回答說。接著他拿出一根火柴,劃著後點燃了桌子上的煤油燈,漆黑的屋子一下子就亮了起來。

這時王秋生說:“家旺,這幾天你抽空去河溝村走一趟,問問河溝村小學的老師,看秋後開學時小安能不能在他們小學讀書,我們也好有個準備。”

小安一聽到讓他上學,立馬辯解道:“爺爺,我不上學,在家裏不也可以認字嗎?”

“不上學咋能行呢,你現在是上學的年紀,今年已經耽擱了一年,不能在這樣耽擱下去了,不上學是沒有出息的。”王秋生語重心長的回答。

王小雅聽到上學,激動地問道:“爺爺,那我是不是也可以和哥哥一起去上學了。”

“你還小,到你上學的時候會讓你上學的,你急什麼,上學了可不許逃學。”方秀麗說。

王小雅又問:“那什麼時候才讓我上學?”

“咱家小雅看來也是一個喜歡讀書的娃娃。”王玉竹笑著說道。

王家旺這時才說:“爸,我看明天我就去河溝村一趟吧,最近我也在想著這事。”

“那這樣最好,反正地裏的活兒一天也忙不完,小安上學的事提早辦了好,人心裏也會踏實一些。”王秋生回答。

事情就這樣商量定了,一家人談論了一會,也就到了休息的時候。

這時的夜,,也陷入了一種寂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