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在陳鵬身後的是陳家出了名的雙胞胎兩兄弟,在陳家排行老五,哥哥是紅旗老五,弟弟是黑旗老五。兩兄弟長得很相似,唯一的區別在於哥哥黑發上染著一撮紅色,弟弟黑發上染著一撮灰色。哥哥看起來一副玉麵書生的感覺,弟弟雖然也不醜,但滿臉刀疤。
陳家,舊社會時蜀郡的袍哥龍頭,也是蜀七門中夥頭子的主力。袍哥,又被稱為哥老會,是過去巴蜀地區的一種獨特的秘密社會組織,人群覆蓋麵積廣,蜀郡有句老話,“無會黨,有袍哥”,意思就是很多人沒有選擇加入黨派,但都有袍哥身份。民國時期曾有學者前往蜀郡調查,發現蜀郡成年男子中至少七成以上都有袍哥身份。
袍哥的出現是源於反清複明運動,所以在清代袍哥還有個說法叫漢留,即是漢族血統之存留。袍哥做事,義字當頭,有著許多江湖規矩,社會上方方麵麵都有袍哥的身影,在舊社會,小至普通村民,中到小學校長、鄉長,大到軍方高層,都是袍哥的一員,所以袍哥在蜀郡的影響非常深遠,許多傑出的人物,都有袍哥身份,如畫家張大千。因為做事熱血義氣,所以在抗戰年代,袍哥的傷亡也大,川軍的許多將領軍士,皆為袍哥,雖然武器落後,但是敢拚命,講忠義。
袍哥在職業上有清水袍哥和渾水袍哥之分,清水袍哥一般是社會上從事正經行業,有頭有麵的人物,而渾水袍哥便是一些遊民浪子集合,專幹殺人越貨的事。在人員組成上,袍哥組織從明末一直到民國,都積極吸納驚(算命)、培(中醫)、飄(乞丐)、猜(設賭局的)、風(騙子)、火(煉金)、爵(賣假官)、耀(看相)、僧(和尚)、道(道士)、隸(衙役)、卒(士兵)、戲(優伶)、解(賣藝)、幻(巫術)、聽(音樂)等各路人馬加入,社會的全部動向,袍哥都一清二楚。
袍哥組織內部分為各種山堂,每堂八牌,也就是在堂屋內擺上八個座次牌,老百姓看來,牌就是爺的意思。以一二三五為上四牌,上四爺的意思,以六八九十為下四牌,下四爺的意思。袍哥避諱四與七,認為四諧音為事或死,七諧音為截,不吉利。
大牌為袍哥組織的頭目,稱為龍頭大爺或舵把子。二爺一般是出謀劃策的軍師,稱為聖賢二爺。三爺是管家,管理袍哥組織各堂口的產業、金錢等,叫當家三爺。五爺的話,則分為紅旗五爺和黑旗五爺,紅旗五爺主要是跑腿傳話,安排人辦事,黑旗五爺則專門負責打殺的黑活。老六、老八、老九和老幺(十)則聽從上四爺的號令,在五爺的安排下做事,能在袍哥各山堂內排前十的人,手下都有大量的小弟和眼線,說手眼通天也不為過。
陳家,便是蜀郡袍哥的核心,幾百年地位未曾動搖。當今陳家家主陳鵬,便是龍頭大爺,江湖上都稱他為陳大爺或陳舵把。當然,這個陳大爺的地位和分量,絕不是公園裏散步的普通大爺可比,放出一句話,便能攪動巴蜀一片風雲,一片天。
“受了點傷,不過沒事,還死不了。”見陳鵬走近,我盯著麵包車,咬牙說道。
“媽的!這群狗雜碎竟敢傷我兄弟,看我今天不剁了他們!”陳鵬看了看我身上的傷,一邊接過黑旗老五遞來的鋼棍,狠狠地說道。
“哢嚓!”
幾聲碎玻璃在地麵被碾碎的聲音響起,麵包車上跳出四個白發男子,手裏拿著長銀鏈,底部的尖刀在陽光下,明晃晃的,耀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