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十大精品禦膳(3)(1 / 3)

我說:“這簡單,石家莊的抓炒全魚,上海的炒鱔糊,廈門的水煮活魚,開封的溜魚焙麵,安徽的虎外相豆腐,福建的佛跳牆,廣東的東江大魚丸,浙江的西湖醋魚,江蘇的蟹粉獅子頭,四川的開水白菜,山東的油燜大蝦……”

師傅打斷我的話:“叫你別背菜譜了還背?你得想想,啥菜最有特色,最能打動客人,最讓人過目不忘?”

說實話,我在宮裏做了二十來年的菜,三千禦膳做過大部分,但也有不少沒做過,肯定比不上師傅--師傅可以把三千禦膳完整地背出來,還都做過,要不然咱宮裏的禦膳就死在那裏了--所以隻好請師傅出主意。

師傅冥思一想,拍手叫道:“這道菜好,這道菜肯定好!”我忙問:“啥菜,我知道嗎?我會做嗎?”師傅說:“宮裏很少做這道菜,所以我也想了半天才想起,而你應當知道,但肯定不會做。這道菜太考刀工,一般人拿不下來,但做法奇特,食材豐富,色、香、味、質、形俱佳,做好了一定能奪冠。”我說:“師傅你要急死人啦,快說啥菜啊?”

師傅說:“這道菜的名字叫紅煨八寶雞。”

我猛然記起來了,那年在宮裏,皇上不知怎麼點了這道菜,大家都記不清是怎麼一道菜了,忙去找禦廚張,他說:“這簡單,我來給你們露一手。”說罷,也不要我們幫忙,一個人挽起袖子就開幹,一陣斬一陣砍,又是爆又是煮,不一會兒就弄好送進去了,隨即就有話傳出來,做得好給賞。我那時手裏正忙著,也沒細看禦廚張怎麼做的,但做出來那金燦燦的樣子還記得。

我說:“師傅,這道菜我的確沒做過,但久聞大名。究竟好在哪裏,究竟怎樣考刀功?”

師傅說:“這是一道從湖南收上禦膳房的名菜,最能體現湘菜的形味兼美,刀工精巧,擅長調味,以酸辣著稱,技法多樣,尤其重煨的特點,做出來色澤紅亮,體形豐滿,滋味醇厚,油潤鮮美。這道菜有三大特點:第一,整雞去骨,但雞皮完整,盛水不漏;第二,紅煨烹飪,技藝高深,緩火浸味,原汁原味;第三,酸辣相濟,味感光鮮。”

我忙說:“這麼好的菜,師傅以前怎麼不教我呢?師傅快教我,我就拿紅煨八寶雞參賽。”

師傅說:“你既然問到這個問題,我先問你,知道師傅為啥以前沒教你做這道菜嗎?”我搖頭說不知道,問師傅是什麼原因。

師傅說:“本來想過些日子再告訴你,但師傅的身體越來越差,精神越發不濟,你又要參加這麼重要的比賽,就告訴你吧。富貴,你也是當師傅的人了,一定知道‘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老話吧,所以我就最後保留了一批菜沒教你,說實話,是留著防身的。不過,我看你出宮以來,事事都做得好,對師傅我也很好,就不用防了,全教給你吧。”

我聽了大為感動,眼淚在眼眶打轉,忙抑住激動說:“師傅您放心,我保證記住您的教導,發揚禦膳,光大禦膳,造福民眾,為國爭光,做您最忠實的徒弟。”

禦廚張老淚縱橫,激動萬分,說:“好好,你是我的好徒弟,師傅全教給你,全教給你。師傅不能把這些國寶禦膳帶到棺材去,你要好好學,學了也要全教給徒弟,咱師徒代代相傳,讓咱們的國寶禦膳代代相傳。”

我實在忍不住哭了,抽泣著說:“師傅您放心,我一定照您說的做,一定學好教好,決不讓咱們的國寶禦膳失傳。”

我按師傅的要求去買回做紅煨八寶雞的食材和作料,在師傅手把手的教導下,學會了做紅煨八寶雞。大家品嚐了,連連說好吃好吃,不停筷子就搶光了。

這天,陳設帶回一個不好的消息,說是倫敦酒樓也在厲兵秣馬,準備參賽,而參賽選手就是張家常。大家聽了都替我擔心,要我多加小心,絕不能栽在他手裏,又氣憤填膺譴責張家常,竟然敢公開挑戰師傅。

知徒莫如師。我知道張家常的手藝,在宮裏磨煉了十來年,紅案白案,葷菜素菜,炒煎燒煮,樣樣拿得起放得下。那一年宮裏舉辦禦廚大考,他做的釀豆腐不比汪無懼的竹簍雞、周武的布袋雞差,本該與我一起升為禦廚,都是因為汪總管假公濟私,才委屈做了大廚。他若是與我同台較量,我也占不了多大的便宜,勝敗也隻是在四六之間。我這樣一想,自然有些緊張,更有些氣憤,臉色就有些難看,但嘴上卻說:“好啊,我早就想與他比試比試,看他究竟有多大出息。”

青蓮娘娘說:“咱隊伍裏怎麼出了這種人?怎麼能徒弟跟師傅同台較量呢?要是萬一……呸呸!我成烏鴉嘴了。”

瓊芝娘娘說:“姐姐說的是實情,什麼事都有一個萬一,不得不防,比如有的人,在宮裏挺不錯一個人,跑前跑後挺熱心的,可出了宮就變了。”

武正當聽了不高興,想反駁又覺得是自己理虧,便把氣發在張家常身上,說:“這都是張家常惹的禍,我要是遇見他啊,非……”

陳設說:“武侍衛,你要打他啊?”

武正當嘿嘿笑:“打他……我舍不得。”

這次大賽的主辦單位是廣東政府內務部,所有事情自然是鄭部長說了算。雖說他以前對我們有些偏見,但自從倫敦酒樓搞假禦膳的事鬧開了後,消息傳到了北京,他爹知道了,寫信罵了他,要他去給禦廚張賠禮道歉,他也就坡下驢,不再與我們為敵了。我叫陳設去向他打聽倫敦酒樓參賽事時,他沒有拒絕,也許是想從氣焰上壓倒我們吧,說張家常這次參賽的菜品是一道湖南絕菜,再細問就不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