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案例:孫宏斌與王石的賽跑(1 / 1)

舊規則:快魚吃慢魚

新規則:慢魚凶猛

2003年7月,孫宏斌一戰成名。在國內地產大腕於重慶的一次聚會上,當時順馳董事長孫宏斌發言時,突然在眾多媒體記者麵前向王石宣稱,他的企業將打敗萬科,成為中國房地產業的銷售冠軍。

同樣是中國房地產界兩個鮮明的個人品牌,孫宏斌和王石風格各異。順馳創始人孫宏斌曾於1997年加入美國國籍,順馳模式也是借鑒IT業的戴爾模式而來,推崇速度,屬於比較洋化的風格。萬科掌舵人王石則是地道的中國風格,參過軍,喜歡爬山,信奉“簡單、透明、規範與均好”的企業理念。

2004年初,在一次論壇上,孫宏斌宣告:順馳將在3年之內超過萬科,成為行業第一。

王石則對孫宏斌說,“順馳要超過萬科是可能的,但要在三五年內超過萬科是不可能的;萬科還在發展,按照順馳現在的規模,三五年怎麼超萬科?”

孫宏斌回複道:“說說還不行嘛?”

王石:“當然可以”。

在隨後的時間裏,孫宏斌和王石的PK火藥味漸濃,後來,王石甚至暗批“順馳是破壞行業競爭規則的害群之馬”,而孫宏斌則通過與王石的理念PK,聲譽也獲得極大的提升,成為一匹創新黑馬。

這已經變成兩種商業模式的PK,更是兩位企業家經營哲學PK。在王石的自傳《光榮與夢想》中,王石專門描述了一下他和孫宏斌一次見麵的探討。

見麵地址選在天津一家古色古香的餐廳,王石先是表示,特別欣賞順馳的貫徹力和重視資金流,也佩服順馳在天津樹立的競爭地位和口碑。然後,王石對順馳急速的跨地域擴張提出忠告:“萬科曾經盲目急速擴張吃了苦頭,盡管市場擴大的數倍,順馳的包袱遠比當年萬科輕,但緊張的資金鏈能撐多久呢?本來一家很優秀的地域公司,盲目跨地域而走下坡路是很可惜的。”

王石甚至說了一句重話:“恕我直言,你拿著美國綠卡,賭輸了,扔下爛攤子,是不是就一拍屁股去美國了。”

孫宏斌沒有流露任何惱火地表情,誠懇地表示:“今年我們一直在調整自己的目標,銷售回款要達到100個億,其實,根據最近的一線公司的上報數字,保守估算,今年銷售回款可以達到140個億。你擔心的資金鏈,許多機構找到順馳合作,公司本身計劃6月份在香港上市,資金不是問題。”

2004年,萬科的銷售額達到91.6億元,而順馳則完成百億目標。

2006年底,萬科的銷售額超過200億元,全年淨利潤較去年增長50%-65%。順馳則采取的是堅決收縮戰線策略,2007年1月隨著香港路勁基建宣布再收購順馳大部分股權,孫宏斌手中僅剩的5.26%股權,昔日的黑馬落了馬。

2007年1月31日,正在重走玄奘路的王石,在自己的博客上寫到:能登頂珠峰自然不簡單的,但對企業家來,做企業要比登一座珠峰難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