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規則:回避錯誤
新規則:學會道歉
學會道歉很難嗎?對許多中國CEO而言,這的確是一門很難的功課。
2006年以來,來自CEO的道歉事件頻繁發生,先是戴爾、索尼高管道歉,後來是HP董事長、CEO也為“電話門”道歉,不過看到國內CEO道歉的比較少,此前,柳傳誌曾為裁員事件向員工道歉。2006年底時分,先是看到明星孟廣美的道歉,後來是歐典總裁閆培金的道歉,以及柯達北亞區主席兼總裁葉鶯也為問題相機公開道歉。
特別是歐典,絕對是死不認賬的典型,歐典被3.15曝光後的幾天,閆培金曾做了一個簡單的道歉。半年後,閆培金終於走到前台,開始道歉,請求人們的原諒。相對於此前的被迫道歉,閆培金的這次道歉有了更多內容,閆培金說,“我們確實犯了錯,但隻是大樹中的一隻蟲子。我們的產品、質量、服務、模式都沒有問題,不能因為蟲子把大樹砍死了”、“我認錯了。這個錯誤認識到了,利用好了,今後發展會更好。”
中國人愛麵子,所以不喜歡道歉,中國CEO更是不擅長道歉。換而言之,中國企業為什麼經常會因為一個小危機而倒掉,除了基本功,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不善於道歉。
在互聯網鏟平世界的今天,任何小危機都有可能被無限放大。因此,危機的頻率和麵積將會前所未有之大。對那些必須要完善個人品牌的CEO而言,“學會道歉”將是一門必修課。事實上,“學會道歉”也不隻是CEO的事,職業人士都要學會道歉必修課。
道歉為什麼這麼重要,是因為,麵臨危機時,公眾、受眾最需要的是你處理危機的態度,而道歉就是在表明一種鮮明的態度,但是,不少失敗的道歉也表明,道歉也有一些技巧在,國外很多擅長道歉的CEO提供了一些經驗:
要有勇於道歉的態度。喬布斯是矽穀最傲慢的CEO,現在也學會了道歉,2006年,他就為蘋果期權問題向公司公開道歉,事實證明,道歉無損他的英名。
道歉最需要的是誠意。2004年,英特爾CEO貝瑞特因為P4取消上市而公開下跪道歉,當時,貝瑞特有開玩笑的成分,但是這種做法還是透露出積極改進的誠意。
道歉需要選擇合適的時機。太快道歉,和太慢道歉都不太合適,要在最合適的時機道歉,這個合適的時機就是危機真相清晰後。
道歉也要有解決方案。幾年前,思科因為股價大跌,思科CEO錢伯斯發布道歉,並很快做出了裁員3000人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