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除了上麵幾類,還有一類人不可缺少,那就是“你”——沒錯,每個人都需要個人品牌。2006年底,《時代》2006年的年度人物就授於了正在上網的“你(You)”。
也許我們不能期望所有人都擁有個人品牌,這樣的要求太高了。但令人振奮和更革命性的消息是,“個人品牌”不是為少數人準備的,每個人都有機會實現“個人品牌”,事實證明,草根成為超級明星並非難事。
“我要成名”的6條路徑
個人品牌的專業人士彼得·蒙托亞、蒂姆·梵德荷認為,個人品牌包含三個方麵的信息:
你是誰?
你做什麼?
什麼使你與眾不同,或者說你怎樣為你的目標市場創造價值?
事實上,個人品牌的核心仍然是個人核心競爭力,即如何讓自己更與眾不同,或者說,學會做“反方向遊的魚”。
如何做條“反方向遊的魚”?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本書共分為六個章節,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主線:與眾不同,“反方向遊”。但是,各自有各自的重點,並吸收進了大量的個人品牌案例。
“個人品牌”就像園藝一樣,需要播種、施肥,也需要清除雜草。
在第1章《“反方向遊”才能與眾不同》中,則是在尋找個人品牌的黃金法則。這些黃金法則的核心是尋找到與眾不同的“個人定位”。個人定位是指在目標對象頭腦中標出屬於你的一片空間,目標對象每天會接受許多信息,如各種各樣的人,它們會被歸入不同的大腦文件包,命名為“回收站”或“可信賴的員工”等。
在第2章《“10倍速”力量:互聯網》裏,講得是“與時俱進”的問題。當互聯網撲麵而來,當世界變平,我們的環境到底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以及如何用“反方向遊”的思維因應變化?
第3章是《開動你的右腦》,講得是個人創意力,進行右腦修煉,才能讓它色彩斑斕起來。30年前,人們的普遍看法是,經濟的基礎不可能是服務,隻能是製造業。沒人預見到會出現搜索引擎優化師、網頁設計師、經理人培訓師或納米技術人員。現在,要想打破現狀,就要發動右腦。
第4章《亮劍精神》講得是個人必備的一些品牌精神。對於公司品牌而言,其核心是擁有強大的公司精神,對個人而言,也需要品牌精神。而“亮劍”則是個人品牌的第一個關鍵詞。
第5章是《個人危機公關修煉》,這是個人品牌的必修課,事實證明,很多人善於建立個人品牌,卻不善於保護個人品牌。這就需要升級我們的思維方式,升級我們應對危機的方式,這一章不僅提供了很多實際的案例,更提供了一些很新潮的解決方案。
第6章《快就是慢》,看起來似乎令人費解,卻是個人品牌中最容易被忽略的東西,它告訴我們,不管怎麼樣奔跑,一定不要忘記原點。“快就是慢”是股神巴菲特的理論,放在個人品牌打造上,同樣適用。很多時候,每個人都想快速,但是,真正的速度是“快就是慢”。
“當世紀在真理的潮流中滑過時,不要讓覆滿苔蘚的過錯牽絆你。”這是哈佛大學校歌中的一句唱詞。當“10倍速”的數字化浪潮從我們麵前滑過時,我們就是要踢掉苔蘚,抓住麵前的常青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