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品味生活,思考人生(2)(2 / 2)

漫步十裏桃花長廊,你會發現:山是桃園,桃園是山,漫山遍野的桃花,綻放出五顏六色的斑斕,有粉紅的,有淺紅的,有火紅的,爭奇鬥豔,美不勝收。於是,春到恭城,可以欣賞漫天飛舞的桃花,感受陽春三月桃花情深。

2.百年玉蘭的賞花勝地

賞花地:北京 最佳花期:3月

白玉蘭為我國最名貴珍稀的花木之一,而遍布北京城內的恰好正是白玉蘭。老北京喜歡把它叫做“望春樹”——白玉蘭開了,春也就到了。春節賞花賞得還不夠過癮的你們,大可在這陽春三月一遊京城,看白玉蘭競相怒放。

欣賞京城玉蘭,潭柘寺、大覺寺和頤和園都是經典。在潭柘寺,寺內古木挺拔遒勁,臘梅、探春花相繼盛開,如眾星捧月般襯托出白玉蘭的清秀美麗。大覺寺內,還有樹齡近350年的古玉蘭。隨著寺內的玉蘭花開,大覺寺每年的“玉蘭品茗節”也如約而至,不妨在樹下花間品茶賞花。

至於頤和園,那更是看白玉蘭的最佳場所。清純的玉蘭與古皇家園林建築相映成趣,花團錦簇。樂壽堂殿後的那株百年紫嬌玉蘭樹,是乾隆皇帝在修建頤和園時種植的。200多年過去了,時移世易,白玉蘭依舊笑春風。透過那樹那花,你能看到盎然春意,還有那真切的曆史故事。

06 和時間賽跑,把表撥快五分鍾

魯迅說:“時間,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時,可是一天的時間給勤勉的人帶來智慧和力量,給懶散的人隻留下一片悔恨。”學著珍惜時間吧,每天把表撥快五分鍾,和時間來個賽跑,你會比別人活得更充實,更有效率。

一天24小時的時間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它不會因你的聰明與富貴而多給一分,也不會因為你的笨拙和貧窮而少給一秒。但是,在公平的時間麵前,會利用與不會利用,利用好與利用差,得到的結果是大不相同的。有的人少年得誌,一生奇跡不斷;有的人碌碌無為,一生潦倒無績。這固然與每個人的成長環境有關,但歸結起來,仍然與會不會利用時間有著很大的關聯。電視劇《紅日》中的沈振新部隊陷入重圍,因手表快了五分鍾這個看似偶然的因素而成功突圍,從而起死回生、再創輝煌。所以,會利用時間的人,他總是走在時間的前麵,最終獲得成功;反之,不會利用時間的人,總是羨慕別人的成功,抱怨自己沒有機遇,卻不知機遇早已從自己眼皮下悄悄溜過,隻不過沒有抓住罷了。

但是從時間本身的角度來看,我們既然無法在量上增加時間以獲得更為突出的成就,那就盡可以高效地支配它。比如我們可以將每天的時間分成幾個部分,每個部分要完成一件事情,再將每部分時間段劃分得更加緊湊以獲得更高的效率。當然,這種方法將付出更多的辛苦,因為它可能打亂我們日常的生活節奏,必須時刻繃緊腦中的那根弦,也時常會由於某一時刻的倦怠或其他一些原因而不能繼續保持。

若要不打亂原來的節奏,又時刻讓自己保持清醒的頭腦,有時間緊迫的危急意識,其實隻要五分鍾就足夠了。將手表撥快五分鍾,每天提前五分鍾開始過,這樣每件事便比其他人多出五分鍾的準備和完善時間。

誠然相對於每天的一千四百四十分鍾來說,五分鍾的時間可謂不足掛齒。人們盡可以每天在工作之餘花上五分鍾的時間來休息,可以用五分鍾的時間去等一班車,可以用五分鍾的時間叫一份外賣——看起來都是日常生活中最基本、最簡單的一些事情。但人的一天其實並沒有什麼,不過是由那麼一件一件瑣碎的小事拚湊而成。由八個五分鍾湊成一堂課,由兩個五分鍾湊成一個課間,花許多個零星的五分鍾用來發簡訊、傳郵件……因此當我們習慣對小細節毫不在意,對湊成一千四百四十分鍾中的五分鍾並不掛心,就無意間放棄了無數讓自己更優秀的機會。

把表撥快五分鍾,整裝待發,任何事情都要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不論何種情況下都要留給自己一個完善的空間,就能夠在原來的基礎上做得更好。每天比原定時間提前五分鍾起床,提前五分鍾到公司或學校,在忙碌之前做好準備,梳理打扮,保持飽滿的精神,絕不慌忙混亂。在任務的截止時間之前五分鍾完成,能獲得更好的評價和印象,在下班前的五分鍾完工,留下五分鍾給自己回顧一天的努力,是不是達到了預期的效果。最後,提前五分鍾上床睡覺,在入睡之前,用五分鍾,給一天做個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