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節 心血管疾病(1 / 1)

br第二十四節br

心血管疾病

廣義的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心髒病、心肌病、動脈粥樣硬化、先天性心血管病、心髒瓣膜病等。

前驅症狀可見胸悶、心悸不寧、心慌氣短、心律不齊;胸痛、胸骨後或心前區疼痛;氣急、虛弱、噯氣、暈厥;胸部刺痛、固定不移、入夜更甚。

將血壓控製在一個比較理想的範圍內,是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重中之重。如果血脂過多,容易造成“血稠”,在血管壁上沉積,逐漸形成小斑塊,就是我們常說的動脈粥樣硬化,引發各種心腦血管疾病。

男性在40歲後冠心病發病率升高,女性絕經期前發病率低於男性,絕經期後與男性相等;這些人群定期體檢很重要,並且要預防高血壓、血脂異常和糖尿病的發生。由於動脈粥樣硬化的病理基礎是從少兒開始的,故這幾十年時間為預防工作提供了極為寶貴的機會。

飲食習慣與冠心病之間有密切關係,平時喜歡吃高膽固醇食物的人,冠心病的發病率明顯升高,因此應避免攝入過多的脂肪和大量的甜食;加強體育鍛煉,經常運動。每周做2~3次中等強度以上的運動,可減少患心髒疾病的危險。但突然做劇烈運動很危險,必須循序漸進地進行。超重和肥胖者更應主動減少熱量攝入,並加大運動量。另外,精神壓力對冠心病的影響容易被人們所忽視,平時應尋求各種途徑來調解生活上的壓力,可以通過培養業餘愛好或運動來緩解日常生活中的緊張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