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中藥(3 / 3)

【主治】1.血虛萎黃、月經不調。

2.陰虛潮熱、盜汗遺精。

3.精血虧虛、須發早白。

【用法】煎湯或入丸散。

【注意】痰濕中阻者慎用,食少便溏者忌用。

◎龍眼肉

本品益心安神。

【主治】1.驚悸怔忡。2.氣血不足。

【用法】煎湯、浸酒或入丸散。

【注意】易助熱生火。

◎何首烏

本品補益精血,潤腸通便。

【主治】1.精血不足的頭暈眼花、須發早白、腰酸腳痛。

2.瘡腫、瘰鬁。

3.體虛久瘧。

4.腸燥便秘。

【用法】煎湯、浸酒或入丸散。

◎人參

本品補氣生津,安神益智。

【主治】1.氣虛欲脫證。

2.脾氣虛弱的食欲不振。

3.肺氣虛弱的喘促自汗。

4.熱病津傷的口渴證。

5.心神不安、失眠。

【用法】煎湯、浸酒或入丸散。

【注意】不要同藜蘆、萊菔子、五靈脂、皂莢一起服用。

◎黃芪

本品補氣升陽,益衛固表。

【主治】1.肺脾氣虛諸證。

2.自汗、盜汗。

3.瘡癰潰久不斂。

4.氣虛水腫。

5.血痹半身不遂。

【用法】煎湯或入丸散。

【注意】高血壓不宜小量長期服用。

◎山藥

本品益氣補脾,固精止帶。

【主治】1.脾氣虛弱之食少便溏或泄瀉。

2.肺腎兩虛的喘咳。

3.腎虛遺精、尿頻、帶下。

【用法】煎湯或入丸散。

【注意】濕盛中滿慎用。

◎白扁豆

本品健脾化濕,消暑解毒。

【主治】1.脾虛濕盛之泄瀉,婦女帶下。

2.暑濕吐瀉。

【用法】煎湯或入丸散。

◎黨參

本品補中益氣,生津養血。

【主治】1.脾虛的食欲不振。

2.肺虛的氣短喘促、自汗。

3.氣津兩傷的氣短口渴。

4.血虛萎黃、頭暈心慌。

【用法】煎湯或入丸散。

【注意】實熱者慎用。

◎太子參

本品補氣生津。

【主治】1.脾虛食少倦怠。2.心悸、失眠、多汗。

【用法】煎湯或入丸散。

【注意】有外感者慎用。

◎肉蓯蓉

本品補腎益精,潤腸通便。

【主治】1.腎虛陽痿、不孕。

2.精虧血虛之腰膝痿弱、筋骨無力。

3.腸燥便秘。

【用法】煎湯、浸酒或入丸散。

【注意】陰虛火旺、實熱便秘者慎用。

◎杜仲

本品補益腎肝,強腰安胎。

【主治】1.肝腎不足的腰膝酸痛、筋骨無力。

2.肝腎虧虛之胎動不安、胎漏下血。

3.高血壓屬肝腎虧虛者。

【用法】煎湯、浸酒或入丸散。

【注意】陰虛火旺者慎用。

◎蛤蚧

本品補肺定喘,益腎填精

【主治】1.肺虛咳嗽、喘促。2.腎虛陽痿、精虧。

【用法】煎湯、浸酒或入丸散。

【注意】外感、痰濕和實熱咳喘者慎用。

◎肉豆蔻

本品澀腸止瀉,溫中行氣。

【主治】1.久瀉不止。2.虛寒氣滯的脘腹脹痛。

【用法】煎湯或入丸散。

【注意】溫中止瀉宜煨用,實熱瀉痢者忌用。

◎海馬

本品補腎助陽,活血散結。

【主治】1.腎陽虛虧、陽痿、精少。2.癥瘕積聚,跌打損傷。

【用法】煎湯、浸酒或入丸散。

【注意】孕婦和陰虛者忌用。

◎當歸

本品活血調經,潤腸通便。

【主治】1.血虛萎黃、眩暈心悸。

2.月經不調、經閉、痛經。

3.虛寒腹痛、瘀血作痛、跌打損傷、痹痛麻木。4.血虛腸燥便秘。

【用法】煎湯或入丸散。

【注意】濕盛中滿者慎用。

◎阿膠

本品補血潤燥,止血。

【主治】1.血虛眩暈、心悸。

2.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妊娠胎漏。

3.陰虛燥咳或虛勞喘咳。

4.陰虛失眠、心煩。

【用法】作膏烊化兌服。

【注意】脾運不健者少用,實熱者慎用。

◎鹿茸

本品壯腎填精,強骨調衝。

【主治】1.腎陽不足之陽痿滑精、宮冷不孕。

2.精血虧虛之筋骨無力、眩暈耳鳴。

3.衝任虛寒、帶脈不固之漏下。

【用法】研末衝服、浸酒或入丸散。

【注意】陰虛、實熱和外感者慎用。

◎紫河車

本品養血益氣,溫腎補精。

【主治】1.腎虛精虧的不孕、陽痿。

2.麵色萎黃、產後少乳。

3.肺腎兩虛的喘咳。

【用法】研末或入藥膳。

【注意】陰虛者慎用。

◎蛤蟆油

本品養陰潤肺,補腎益精。

【主治】1.久病體弱,盜汗。

2.勞嗽咯血。

【用法】潤透後蒸服或入丸劑。

【注意】有外感和痰濕者慎用。

◎冬蟲夏草

本品止血化痰,補肺益腎。

【主治】1.腎虛陽痿、腰膝酸痛。

2.肺腎兩虛的久咳虛喘。

3.肺陰不足的勞嗽痰血。

【用法】煎湯、入丸散或藥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