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第七節br
藥物外治法
膏藥分為硬膏和軟膏,貼敷前應清潔局部皮膚,剃去較長較密的毛發。通常為增加療效,貼敷前局部皮膚可用生薑擦拭,並將膏藥火烤軟化後再貼敷。若膏藥中摻入麝香、冰片、丁香等香竄之品,不宜烘烤過久,防止降低藥效。厚貼可用3~5d,薄貼則需每天更換;少數患者對膏藥產生過敏反應,應停止貼敷,改用他法。
熏蒸療法禁用於發熱、昏迷、有出血傾向、嚴重心髒病和哮喘等患者。使用熏蒸療法時,應做好使用器具的常規消毒,防止交叉感染;應注意防火、防燙或燒傷。使用熏蒸療法每次蒸20~30min,每日1~2次。熏蒸前需喝500mL糖鹽水,以防止出汗太多造成虛脫;熏蒸時以患者出微汗為宜,若出現心慌、氣喘、麵色蒼白、大汗等,應立即停止熏蒸,采取救治措施。
灌腸操作插管為10~15cm,藥液溫度在40℃左右,灌注後應保留20~30min,對於敏感患者,為了增加保留時間,可用導尿管代替灌腸管,一次灌腸液量不超過200mL.為提高療效,可在睡前灌腸。排便後注意觀察大便的色、質、量及排便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