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第六節br
刮痧療法
人體與自然近似,軀體如大地,血管神經如水道。當水道瘀塞時,土地無法灌溉;當血管神經不暢通時,就會產生疾病。
中醫認為“百病皆起於瘀”!刮痧排毒曆史久遠,可追溯到舊石器時代。當時的人們患病時,不經意地用手或石片在身上撫摩、捶擊某一部位,有時竟使病情得到緩解。時間一長,自然形成。砭石治病法,就是“刮痧”的雛形。
“痧”是經絡氣血中的“瘀穢”,俗稱痧毒。它阻礙氣血的運行、營養物質和代謝產物的交換、引發組織器官的病變,故中醫有“百病皆可發痧”之說。臨床上我們把患者皮膚上刮出的紅色、紫紅色斑點、斑塊稱之為痧。
“痧毒”是形成諸多疾病和加速人體衰老的有害毒素。
刮痧療法具有解表祛邪、行氣止痛、開竅醒神等作用,常用於外感疾病中的中暑發熱、嘔吐、暈厥和夏秋季節的傷暑、傷食、腹瀉、腹痛等疾病。刮痧時應注意保暖,刮痧後避免刮痧部位受風寒。在刮痧過程中如出現胸悶、麵色蒼白、冷汗不止等不適症狀(俗稱暈痧),應立即停止刮痧,並給予對症處理。注意兩次刮痧之間的間隔,應以痧痕消退為準,不宜過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