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膳食療法(1 / 1)

br第二節br

膳食療法

辨證施膳是遵循中醫護理原則,運用食物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是中醫辨證施治在膳食療法中的具體應用。

辨證施膳主要體現在注重體質,協調陰陽;調整功能,以髒補髒方麵。首先熟知各種食材的食性特點,選擇和疾病及體質相宜的食品,然後遵循“熱者寒之”、“寒者熱之”、“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等理論合理搭配。既要堅持“因時施膳”、“因地施膳”和“因人施膳”;還要堅持“因病施膳”、“因證施膳”等基本原則。

食養療法是依據“五味入五髒”原理烹調加工膳食而防治疾病的方法。可借助飲食營養與藥物治療相結合,達到強身祛病的功效。

《素問·五常政大論》雲:“食養盡之,無使過之”是《黃帝內經》關於食養療法的原則。一方麵人們的生命健康需要食物的滋養作用;另一方麵又要注意不可過量,如《本草綱目》雲:“飲食不節,殺人頃刻”;《儒門事親》雲:“五味貴和,不可偏勝”。

據營養學家們分析,人體從飲食攝取的必需營養成分很多。必須食用各種食物,通過營養成分的互補作用,才能維持人體的生長發育和髒腑組織的功能活動。在《黃帝內經》中《素問·藏氣法時論》就有“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的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