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四時療法(1 / 1)

第四章

中醫居家護理法


br第一節br

四時療法

四時,古代是指春、夏、秋、冬四季。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雲:“春三月,此為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意思是,當春歸大地之時,冰雪已經消融,自然界陽氣開始升發,萬物複蘇都出現欣欣向榮的景象,此時人體之陽氣也順應自然,向上向外輸送,春季護理需要注意保衛體內的陽氣,使之不斷充沛,逐漸旺盛,凡有耗傷陽氣及阻礙陽氣輸送的情況皆應避免。

飲食宜選辛、甘、溫之品,忌酸澀;宜清淡可口,忌油膩生冷之物;飲食宜甘甜少酸,飯不宜過飽,酒不可過量,多食易消化之品及含維生素B較多的食物,有利春季身體的調養。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雲:“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在夏天的三個月,天陽下濟,地熱上蒸,天地之氣上下交合,各種植物大都開花結果了,所以是萬物繁榮秀麗的季節。氣候炎熱而生機旺盛,此時是新陳代謝旺盛的時期,人體陽氣外發,伏陰在內,氣血運行亦相應的旺盛起來,並且活躍於機體表麵。為適應炎熱的氣候,皮膚毛孔開泄,而使汗液排出,通過出汗,以調節體溫,適應暑熱的氣候。

《管子》指出:“秋者陰氣始下,故萬物收。”這裏的陰氣始下是說秋天由於陽氣漸收,而陰氣逐漸生長起來;萬物收,是指萬物成熟,到了收獲之時。人體的生理活動,隨“夏長”到“秋收”而相應改變。因此,秋季護理不能離開“收養”這一原則。

秋燥易傷津液,應貫徹“少辛增酸”的原則;故飲食要以防燥護陰,滋養肺髒為基本標準。平時飲用牛乳、果汁,可保持黏膜正常分泌,呼吸道濕潤,皮膚潤澤。

冬三月,草木凋零,冷凍蟲伏,是自然界萬物閉藏的季節,人體的陽氣也要潛藏於內。因此,冬季護理的基本原則要順應體內陽氣的潛藏,以斂陰護陽為根本。

冬季飲食基本原則為保陰潛陽。如鱉、龜、藕、木耳等都是有益的食物。冬季飲食可濃重一些,有一定的脂類。此外要多食黃綠色的蔬菜,以補充維生素A、維生素B2、維生素C等,晨起宜服熱粥,晚餐宜節食。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指出:“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也,壞其真矣。”

順時護理,是按照四季陰陽消長變化的規律和特征,來調理機體以達到健康的一種方法。《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指出:“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