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在適當的時候,我們可以將一個已經發生、並且答案也是我們知道的問題提出來,驗證一下對方的誠實程度,以及其處理事物的態度。同時,這樣做也可給對方一個暗示,即我們對整個交易的行情是了解的,有關對方的信息我們也是掌握很充分的。這樣做可以幫助我們進行下一步的合作決策。
第六,不要以法官的態度來詢問對方,也不要問起問題來接連不斷。
要知道像法官一樣詢問談判對方,會造成對方的敵對與防範的心理和情緒。因為雙方談判絕不等同於法庭上的審問,需要雙方心平氣和地提出和回答問題,另外,重複連續地發問往往會導致對方的厭倦、乏味而不願回答,有時即使回答也是馬馬虎虎,甚至會出現答非所問。
第七,提出問題後應閉口不言,專心致誌地等待對方做出回答。
通常的做法是,當我們提出問題後,應閉口不言,如果這時對方也是沉默不語,則無形中給對方施加了一種壓力。這時,我們保持沉默,由於問題是由我們提出,對方就必須以回答問題的方式打破沉默,或者說打破沉默的責任將由對方來承擔。這種發問技巧必須掌握。
第八,要以誠懇的態度來提出問題。
當直接提出某一問題而對方或是不感興趣,或是態度謹慎而不願展開回答時,我們可以轉換一個角度,並且用十分誠懇的態度來問對方,以此來激發對方回答的興趣。實踐證明,這樣做會使對方樂於回答,也有利於談判者彼此感情上溝通,有利於談判的順利進行。
第九,注意提出問題的句式應盡量簡短。
在商務談判過程中,提出問題的句式越短越好,而由問句引出的回答則是越長越好。因此,我們應盡量用簡短的句式來向對方提問。因為當我們提問的話比對方回答的話還長時,我們就將處於被動的地位,顯然這種提問是失敗的。
綜上幾點技巧,是基於談判者之間的誠意與合作這一命題提出來的,旨在使談判者更好地運用提問的藝術來發掘問題、獲取信息、把握談判的方向。切記將這些變成限製談判者之間為了自己的利益而進行必要的競爭教條。
(資料來源:慧聰創富論壇)中國古代有這樣一個故事:臨近黃河岸邊有一片村莊,為了防止水患,農民們築起了巍峨的長堤。一天,有個老農發現螞蟻窩一下子猛增了許多。老農心想:這些螞蟻窩究竟會不會影響長堤的安全呢?他要回村去報告,路上遇見了他的兒子。老農的兒子聽後不以為然地說:那麼堅固的長堤,還害怕幾隻小螞蟻嗎?隨即拉著老農一起下田了。當天晚上風雨交加,黃河水暴漲。咆哮的河水從螞蟻窩始而滲透,繼而噴射,終於衝決長堤,淹沒了沿岸的大片村莊和田野。這就是“千裏之堤,潰於蟻穴”這句成語的來曆。長期以來,我們一直以為這句成語隻不過是一句防微杜漸的警世箴言而已,現實當中並不存在這樣的事例,但是現在知道“千裏之堤,潰於蟻穴”是確確實實存在的。
20世紀70年代以來,廣東清遠潰堤13條,塌壩9座,查實其中有9條堤圍和5座大壩是土白蟻為害的結果;1986年7月廣東梅州發生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大水災,梅江決堤62條,其中土白蟻造成的缺口55個;1981年9月廣東陽江境內的漠陽堤段出現18個缺口,其中查實有6個是土白蟻為害所致。2003年夏天長江遭遇了特大的洪災,荊江大堤公安縣南平鎮堤段出現管湧,大堤危在旦夕。幾位老水利專家明察秋毫,及時判定管湧是白蟻為害所致,並帶領群眾采取有效措施,經過5小時奮戰,終於排除了險情。小小白蟻竟然會有這麼大的危害,任何麻痹和對細節的忽視都會帶來難以想象的後果。
我們可以給出一個關於細節的不等式:100-1≠99,100-1=0,一個1%的錯誤會導致100%的失敗,一著不慎,全盤皆輸。這一章我們著重討論銷售過程中細節的重要性,幫助你順利地拿到訂單,而不是因為某些細枝末節的錯誤而喪失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