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宮中檔雍正朝奏折》中允祿的奏折,裏麵提到弘時被雍正帝處罰後,“交與允祹,令其約束養贍”。而並非處死了他,之後,由於弘時自己心境不佳,僅僅過了一年半,就抑鬱而亡。屬於自然死亡。
二、《大義覺迷錄》中,曾靜曾指責雍正帝有謀父、逼母、弑兄、屠弟種種不仁不義之事,卻沒有提到殺子,如果有的話,曾靜豈能客氣?是一定要寫進去的。
三、《清史稿》中記載:“弘時,雍正五年以放縱不謹,削宗籍,無封。”絲毫沒有提到處死的事。如果是被處死的話,民國年間修訂的《清史稿》不會隱而不記。
四、大史學家孟森先生在《海寧陳家》中指出:“夫年少放縱,行事不謹,語頗渾淪,何至處死?”提出了質疑。γ米γ花γ在γ線γ書γ庫γboo
所以,我們不難看出,弘時的死,應該是自然死亡,大家把他的死和雍正帝的政敵胤禩、胤禟之死聯係在一起,雖然振振有詞,但是,確實缺乏曆史證據。
在這裏,我們看一下,雍正帝的後宮之中,那些甄嬛們是和平相處的,並沒有發生後妃間的宮鬥。同時,也沒有皇子間的儲位之爭,難道不是風平浪靜嗎?(圖1-8清宮戲·空城計)
可是,大家一定會問,都是皇帝,為什麼雍正帝的後宮會這麼平靜呢?我們還是用資料和曆史事件來說明:
一是雍正帝的後宮相對簡單,是非少。最關鍵的就是他的後妃很少。按照清宮規定,皇帝的後宮要分八個等級:皇後、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答應,每個等級都有定數,比如皇後和皇貴妃都是一位,但是貴妃以下就不是一位了,尤其是貴人、常在、答應就沒有定數了。所以,好色的皇帝會在後三個等級中做文章。比如康熙帝,他在冊的後妃就有55位之多,而不在冊的答應竟會高達幾百人之多。這樣的話,他的後宮裏麵就真的是後妃成群了。再比如,雍正帝的爺爺順治帝,他是在順治十八年去世的,死的時候年僅24歲,正是花樣年華,這麼小的年紀,我們統計他的後宮,從皇後到低下的格格,竟然有32位之多。雍正帝的兒子乾隆帝就更不用說,在冊的就有41位之多,還有很多南巡帶來的漢女,由於沒有生育而未被記錄在檔。那麼,雍正帝到底有多少後妃呢?按照檔案記錄,有較為詳盡資料的僅有10位,其中皇後兩位,皇貴妃兩位,妃子三位,嬪一位,貴人兩位,其她的有常在、格格等,要麼記錄暫付闕如,要麼語焉不詳。(圖1-9後妃家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