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馬齒莧
馬齒莧又有馬齒草、馬莧、五行草、醬瓣豆草、長壽菜等名稱,為馬齒莧科植物馬齒莧的全草。分布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夏、秋兩季采收。以棵小、質嫩、葉多、青綠色者為佳。
【性味歸經】味酸,性寒。入大腸、肝、脾經。
【成分】每100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質2.3克,糖3克,鈣85毫克,磷56毫克,胡蘿卜素2.23毫克,維生素C23毫克。
馬齒莧全草含大量的去甲腎上腺素(每克鮮草含2.5毫克)和多量鉀鹽(硝酸鉀、氯化鉀、硫酸鉀等,以K2O計算,鮮草含鉀鹽1%,幹草含鉀鹽17%),並含有大量的ω-3多不飽和脂肪酸。此外,尚含多巴胺(二羥基本乙胺)、二羥基本丙氨酸、蘋果酸、檸檬酸、穀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和蔗糖、葡萄糖、果糖、甜菜素、異甜菜素、甜菜苷、異甜菜苷等。
馬齒莧全草含生物堿、香豆精類、黃酮類、強心苷和蒽醌苷。
【功用主治】
1.清熱解毒、散血消腫。治熱痢膿血、熱淋、帶下、癰腫惡瘡、丹毒、瘰鬁。
2.現代醫學研究證實,馬齒莧還具有延緩衰老的藥理作用。
【延緩衰老的功能因子及其作用】
馬齒莧內究竟有多少功能因子在起著延緩衰老的作用,尚不完全明了,已知其具有以下作用。
1.馬齒莧中所含較多的胡蘿卜素,能消除體內有害的自由基,減少或抑製過氧化脂質和脂褐素的形成,有助於延緩細胞衰老,促進細胞代謝,恢複細胞活力。
2.馬齒莧中所含大量的維生素C,是一種強氧化劑,能清除自由基,減少自由基所致的疾病和衰老現象,延緩衰老。
【用法用量】
1.藥用:9~16克(鮮者60~125克),煎湯內服或搗汁飲。
2.食用:鮮馬齒莧可直接當蔬菜食用;幹馬齒莧(鮮者用沸水焯過曬幹)像幹菜一樣食用,數量不限。
【延緩衰老的功能性食譜】
1.鮮馬齒莧去根,洗淨,炒食。
2.幹馬齒莧浸泡後,切碎,加蔥、油、鹽等調料,炒後做饅頭或餃子餡食用。
上述食譜,除能延緩機體衰老外,還具有抗病原微生物、促進潰瘍愈合、抗氧化、降血脂、抗心肌梗死、抑製黑色素合成等藥理作用及清熱解毒、散血消腫等功用。
【宜忌】
1.脾胃虛寒、腸滑作泄者勿用。
2.馬齒莧不得與鱉同食。
二.烏梅
烏梅又稱梅實、熏梅、橘梅肉,為薔薇科植物梅的未成熟幹燥果實。梅原產我國,分布於長江以南各地。主產地四川、浙江、福建、湖南、貴州,廣東、湖北、雲南、陝西、安徽、江蘇、廣西、河南、江西等地亦產。5月份采摘加工。以個大、肉厚、核小、外皮烏黑色、不破裂露核、柔潤、味極酸者為佳。
【性味歸經】味酸,性溫。入肝、脾、肺、大腸經。
【成分】梅果實中含枸櫞酸19%(加工成烏梅幹約含50%)、蘋果酸15%(加工成烏梅幹約含20%)、琥珀酸、苦味酸、果膠、穀甾醇、茶油甾醇、豆甾醇、糖類、三萜類、蠟樣物質、齊墩果酸樣物質、苦扁桃苷、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氨基酸和膽胺。種子中含苦杏仁苷。果實成熟時含氫氰酸。
【功用主治】
1.收斂生津、安蛔驅蟲。治久咳、虛熱煩渴、久瘧久瀉、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嘔吐、鉤蟲病、牛皮癬、胬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