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自我治療——我的心理治療師(4)(2 / 3)

第四隻狐狸有藝術氣質,葡萄喚醒了它心中的愛情,它凝望著葡萄架,日複一日,秋葉黃了,愛情枯了,它也瘋了。從此,人們常看見一隻狐狸,蓬頭垢麵,走街串巷,邊走邊念念有詞:“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

第五隻狐狸看到自己確實無法改變現狀後,停了下來,斜眼望了望葡萄,很不屑地說:“這些葡萄根本沒熟,特酸,我才不吃呢,家裏有好喝的易拉罐,回家嘍!”它哼著歌回家了。

前四隻狐狸都因為沒有處理好期望與現實之間的關係,要麼被外力消滅,要麼自我結束生命,要麼精神失常。最後一隻狐狸看來懂一點“阿Q精神”,雖然沒吃到葡萄,但心情照樣不錯。

這多麼像我們的生活,你看那些談戀愛未成,鬱悶成疾的;研究生論文沒通過,跳樓自盡的;晉升職位受阻,雇人行凶的……有時,一點點“阿Q精神”確實可以幫助人平穩地度過危急時刻和兩難處境。

如何自我安慰

當你做事不順的時候,有時需要全力以赴、不怕困難、勇往直前,有時則需要耐心等待、保持沉默,乃至調轉方向,另尋他法。

進行自我安慰,主要是運用積極的詞彙來評價自己,評價自己所做的事情。對於自己擁有、又擺脫不掉的缺憾,可用“甜檸檬效應”,例如“我很醜但我很溫柔”;對於那些想要而未得到的,不妨學學第五隻狐狸的做法。你會發現,平衡自己心理的能力,維持自己健康的能力,都是多麼重要啊!

雖然改革開放以來,國人的思想觀念有很大的改變,但大家對心理谘詢仍然有許多禁忌。越來越多的人希望能得到心理醫生的指導與幫助,但又怕周圍的人知道,甚至害怕與心理谘詢師麵對麵。在這樣的情形下,建議大家先嚐試電話谘詢。這樣做不但可以保密,還可以幫助大家逐漸了解心理谘詢的大概情形,為以後直接麵對心理谘詢師做準備。

打電話時,如果隻是問問簡單的問題,可以不報自己的真名實姓。但如果問題比較棘手甚至是危急的情形,最好報上真名實姓和聯絡方法,這樣有助於心理谘詢師提供最直接有效的應急援助。電話心理谘詢在建立初步的互信以後,求助者最要緊的事就是把自己心理問題的症狀講明,不要在不甚要緊的細枝末節上浪費過多時間。電話谘詢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解決問題”,即求助者提出問題,谘詢師給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求助者可以對不明白的事反複詢問,直到明白為止。

求助者當然可以在谘詢時宣泄自己的情緒,但因為谘詢師無法直接看到你的真實情形,所以過度的情緒宣泄往往會造成信息交流上的困惑甚至誤解。因此在電話谘詢時,求助者應盡量控製自己的情緒。有時求助者會和心理谘詢師發生爭執。誠然,雖然心理谘詢師經過專業訓練,但也難免會出現情緒失控或不當的情形。求助者應該記住自己有向心理谘詢主管單位抱怨甚至控告的權利,但不要把自己和谘詢師的衝突轉化為對現實的加倍失望。要記住:跟谘詢師的衝突隻是萬分之一的偶然。

有些人害怕社交,即使打電話谘詢也感到焦慮。如果這樣,可以請好朋友幫忙,你在一旁聽,把要問的問題通過寫紙條遞給你的朋友。通過幾次這樣的觀摩,在積累了足夠的勇氣後,可以嚐試著自己給心理熱線打電話。打電話時常用的技巧就是謊稱幫一個朋友問問題。這時要做的就是將“我”變成“他”。如果你在幫“他”谘詢了一段時間後,感到漸漸放鬆下來,完全可以向心理谘詢師坦承剛才說的都是你自己的故事。

私人開業的心理醫生和谘詢師在接到求助者的谘詢電話時通常會和求助者在電話裏交談幾分鍾,解答簡單的疑問,但如果想要進一步谘詢,就需要付費。你也可以打電話給免費的心理熱線,那些有基金讚助的心理熱線和大學心理學院開辦的熱線,一般都有很好的谘詢師提供免費谘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