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並不是說必須達到,我們規定在此數字上有一個中間的差額,並允許將上個月做出的多餘業績,補貼到下個月的業績中。例如一個員工說自己一個月能夠完成3000元的銷售業績,我們允許其上下有500元的波動;如果營銷員上個月完成了5000元的銷售業績,下個月他完成了2000,那麼上個月多出的業績便可以補充到下個月中,公司也算你完成了當初承諾的業績數額。最初公司實行這個計劃時,大家都覺得多此一舉,但為了整合公司製度以及提高公司的效益,經過公司董事們的討論,還是執行了這個計劃。這項規定執行後,大大促進了公司的銷售額。很多人不理解,服裝公司營業額上升究竟和這個製度有什麼關係?也有人會說:“反正銷售業績和個人的工資掛鉤,沒必要作出這樣的規定。”為什麼服裝公司要做這種被大家看似多此一舉的事情呢?這是因為服裝公司懂得從心理學的角度,去有效地影響員工為自己服務。就像美國著名的科學家以及思想家本傑明·富蘭克林所說的那樣:“失足,你可以馬上恢複站立;失信,你也許永難挽回。
”從心理學上講,服裝公司正是利用了員工這樣的心理,規定員工在月初會議上向大家作出公開承諾的行為,迫使員工言行一致,使其賣力地為公司工作。盡管這會讓他們覺得壓力倍增,但是他們一旦承諾了,便會竭力完成自己的目標,這比用金錢獎勵還奏效。不隻商場上,人們在生活中做事情也應該秉承這樣的原則,這樣才能有效地影響他人,讓他人更好地為自己服務。正如著名的心理學家多奇和傑勒德發現的那樣,生活中人們可以利用他人忠實於自己公開決定的心理特點,讓對方更好地為自己服務。當然,什麼樣的事情都有利與弊,所以在利用此心理特點時,也要掌握一定的度,要引導對方心甘情願地主動作出公開承諾,而不是被迫性公開。否則,容易引發負麵效應。也就是說,引導對方公開承諾,必須符合一定的客觀條件或者是事實,才能更好地施行。影響力智慧讓對方在他人麵前公開地作出利於你的承諾,事實上也等於迫使對方貼上了“公眾的標簽”。因為此後對方會在眾人的監督下,履行承諾,即使日後你對此不加督促,他也會盡全力完成自己在眾人麵前承諾過的事情。
www.biqi.me比奇中文網一直在為提高閱讀體驗而努力,喜歡請與好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