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承諾一致原則促成和利用別人的說話算話(1 / 2)

比奇中文網永久網址,請牢記!

“承諾一致原則”強調的是,人人都有一種與過去的所作所為保持一致的願望,一旦向他人作出承諾後,就會為保持在道德、信仰、誠信、言辭、行為上的一致性而去履行承諾,這種與承諾保持一致的行為常常能帶給你意想不到的好處。{比奇中文網首發www.biqi.me}所以,你可以利用“書麵佐證”、“公開承諾”、“好名聲”的壓力,激發他人作出對你有利的承諾,並促成他人說話算話。第六章承諾一致原則促成和利用別人的“說話算話”··想辦法讓別人作出對你有利的承諾人們在向他人作出承諾後,為保持在道德、信仰、誠信、言辭、行為上的一致性而會履行承諾。這種與承諾保持一致的行為常常能帶給你意想不到的好處。--心理學物語俗話說:“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在人際關係中,這句話的影響力是非同尋常的。於是,工於心計的人常常會靈活而巧妙地運用這句話的影響力,盡可能地讓他人作出對自己有利的承諾。從心理學上講,那些能夠有效地利用他人承諾的人更善於操縱人心,他們更懂得利用心理學中的承諾一致原則。

就像《推銷心理,操縱力》那本書中說的一樣,將商品推銷出去,還要抓住說了算的人。不僅在推銷中,在生活中也應如此。如果你想讓他人更好地按照你的意願行事,就要想辦法讓對方作出對你有利的承諾。對此,著名的心理學家托馬斯·莫裏亞蒂,曾做過一個關於阻止偷竊行為的實驗。在紐約市的海灘上,研究人員讓一位同事把浴巾放在海灘上人最多的地方,然後他放鬆地躺在浴巾上,聽著當時非常流行的便攜式收錄機。幾分鍾之後,他離開了浴巾,向海灘走去。研究人員找人假扮成一個小偷,悄悄地走過去,拿起他的收錄機,然後快步離開。這個實驗重複地做了20次,但最終的結果卻是隻有4個人見義勇為。後來,研究人員將這個程序改動了一下,讓同事在離開之前,即隻是簡明地請求周圍的人幫忙照看一下他的東西。如果對方當時作出了一個哪怕隻是“點頭”的承諾,當有人再去拿東西時,對方也會挺身而出。這一次在進行的20次實驗中,有19個見義勇為者。兩種不同的結果充分說明了承諾一致原則對人們行為的重要影響。

心理學上將在他人作出承諾後,進而履行承諾稱為承諾一致原則。此原則的特點是,人們在向他人作出了承諾後,為保持在道德、信仰、誠信、言辭、行為上的一致性,進而履行承諾。雖然這隻是一個小小的承諾,但是可不要小看了這種行為的力量。正如眾多心理學家所說的那樣:“承諾一致原則是主宰我們行為的一個原動力,它可以強大到讓人們去做自己原本不想做的事情。”所以,你想讓他人為己所用,就要學會讓別人首先作出對你有利的承諾。心理學家還指出,由於人們生活在社會的大集體中,言行舉止常會受到他人看法的影響,所以為了確保自己在他人心中的良好形象,常會習慣性地追逐“言行一致”的行為。即使他當初作出的承諾日後操作起來會有損自身的利益,他也會因為這種原動力,繼續執行。讓對方向自己作出承諾並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如何才能讓他人作出對自己有利的承諾呢?這就需要你靈活地運用,必要時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利,即使是再好的朋友,也要讓對方對你作出一定的承諾。例如購買某品牌化妝品的顧客凱特·露絲,正是巧用承諾維護自己利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