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中文網永久網址,請牢記!
個人的積極性信念對個人的行為有著很大的影響,“告訴自己,我會成為我想成為的那個人”,從心理學的角度講,這是一種積極性的信念。【比奇中文網首發www.biqi.me】這種適當的積極的自我期待,能夠增加影響他人的砝碼。--心理學物語當人們聽他人說“當你有了天才的感覺,你就會成為天才;當你有了英雄的感覺,你就會成為英雄”的話語時,也許會認為對方有白日做夢的嫌疑。但事實上,如果你聽到這樣的話或者遇到這樣的事情,真曾有過這樣的想法時,告訴你,是你作出了錯誤的判斷,你受到了人性弱點的左右。因為,一個人隻有從內心深處對某件事情作出想象時,才會更好地付諸行動,即隻有告訴自己,我會成為我想成為的那個人,才更易獲得成功。正如史邁利·布藍敦在他的著作中寫到的那樣:“適當程度的'自愛'對每一個正常人來說,是很健康的表現。為了從事工作或達到某種目標,適度關心自己是絕對必要的。”對於這一點,從影響力的角度講,用告訴自己“我會成為我想成為的那個人”的做法,可以更好地向他人施加影響。於是,這讓我們想起了推銷之父原一平。原一平在25歲的時候報考了明治公司,雖然被錄用,但主考官卻對她說:“原一平,你不是幹得了這種困難工作的人。
”這句話深深地刺痛了原一平,他瞪著眼睛注視著主考官,在內心深處對自己說:“我必須證明給你看看。”正是懷著這樣的信念,他努力工作了三年,最終在該公司站穩了腳。就在他取得了一些業績的時候,他心中又萌生了一個新的推銷想法:找明治公司董事長串田萬藏,要一份介紹日本大企業高層次人員的“推薦信”,這會更利於他推銷保險業務。但向董事長提出這樣的請求怎麼可能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為了這個想法,他坐立不安,並發誓要實現自己的推銷計劃。一天,他終於咬緊牙關,鼓足勇氣,信心十足地推開了董事長的門。當他支支吾吾地向董事長說出他此次來的目的時,串田董事長立刻反問道:“什麼?你以為我會介紹保險這玩意兒嗎?”原一平曾設想過串田拒絕他的很多種方式,但就是沒有想過串田會用輕蔑的語言“這玩意兒”來形容保險這個行業。他被激怒了,毫不猶豫地向前跨了一步,對串田說:“你這個家夥。你剛才將保險這個行業說成了這個玩意兒對嗎?公司不是一直對我們說'保險是每個人都需要的正常行業'嗎?怎麼今天變成了這個玩意兒了呢?你還是公司的董事長嗎?我回去立刻告訴大家你今天所說的話。”他說完便出去了。
走在回去的路上,他後悔自己的一時衝動,同時又覺得自己說得沒錯。就在他回到公司準備辭職時,他的上司對他說:“剛才串田董事長打來了電話,盡管你對他的惡語相加令他很生氣,但你走後他經過仔細地考慮,同意了你的請求。”原一平能夠成為被人們稱讚的推銷之神,不僅在於他靈活的推銷技巧、堅毅的推銷意誌、勇敢的推銷方法,還在於他敢於時刻警醒自己,告訴自己應該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告訴自己,我會成為我想要成為的那個人,有時就像一個人的目標一樣,可以激勵人們不停地為之奮鬥。對此,心理學家曾提出過這樣的問題,你的信念是否會影響你的行為?經過各項調查研究發現,個人的信念對個人的行為有著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