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龍戰於野(3 / 3)

郭伋和溫序二人連忙招呼他繼續躺下休養,他擺了擺手,道:“盧芳派麾下大將賈覽和閔堪進攻高柳,闕廷令代郡太守劉興率軍迎戰,不幸全軍覆沒。高柳淪陷後,被盧芳定為帝都!隨後,陛下又分遣大司馬吳漢率五萬漢軍精銳,意圖奪回高柳,一舉平定盧芳之叛!不料,匈奴鐵騎突然出現,吳漢軍竟然抵擋不住,全線潰敗!”

郭伋道:“胡虜素以殺戮為業,如同漢家耕作一樣。我們的土地上都是莊稼,而他們的曠野中,自古以來就隻能見到白骨和黃沙!匈奴鐵騎刀疾馬快,精於騎射,往來飄忽!過去大漢的邊境沿線諸郡,皆備有習於馬上刺殺、騎射的精銳突騎,專用於防禦外虜來犯。可惜,太平盛世日子太久了,戰備鬆弛,邊防不修,多數已不複存。吳漢之軍雖勇,但多為步戰,在關東尚可所向披靡,如今重新遇上習於馬上縱橫馳奔的剽悍胡騎,卻又已明顯不適!”

杜茂道:“正是!我本欲與郭太守合力圍殲賈覽,卻意外遭遇匈奴鐵騎,四萬精銳漢軍一夜之間就零落殆盡。若非郭太守及時趕到相救,隻怕杜茂此刻亦已成塞外黃沙了!”

他情緒激動,連續激咳了數聲,方才接過溫序遞過來的熱水,喝了一大口,又轉向郭伋,問道:“適才談及河西竇融和天水隗囂有歸漢之意,郭太守搖首歎息,欲言又止,卻是何意?此二人究竟為何人?”

郭伋道:“這竇融字周公,其七世祖乃是前漢孝文皇後之弟竇廣國。竇融孔武有力,在王莽時期任波水將軍,後歸附更始帝任钜鹿太守。竇家早年累世祖居河西,熟悉當地土俗,深知其境內酒泉、金城、張掖、敦煌、武威等五郡殷富晏然,帶河為固,而且張掖屬國精兵萬騎,一旦東方有變,便可立即杜絕河津,足以自守!所以,竇融遂請求更始帝改任其為張掖屬國都尉,攜帶家屬到了河西,撫結雄傑,懷輯羌虜,甚得其歡心,很快整個河西都翕然歸附於他。不久,其好友、酒泉太守梁統等號召其他諸郡太守以及州郡內的英雄豪傑,共推竇融為河西五郡大將軍!河西民俗質樸,竇融理政寬和,同時修兵馬、習戰射、設立烽燧警備。每次羌胡來犯,竇融都親率諸郡之兵相互馳援,屢屢退敵,從而附近安定、北地、上郡等地躲避凶難饑荒的流民,歸之不絕,其中還不乏羌胡部族!”

溫序不無憂慮的道:“如此看來,河西兵馬精強,倉庫有蓄,民庶殷富,外則折挫羌胡,內則百姓蒙福,威德流聞。那竇融亦是叱吒西州風雲的英雄豪傑,焉能甘心俯首東向陛下?”

郭伋道:“正是,我亦有同感,故此適才談及他時,才搖頭的啊!”

杜茂道:“河西完富,地接蜀、隴,陛下確有招撫竇融,以逼迫和牽製公孫述和隗囂之意!而竇融則小心精詳,通使京師洛陽,倒是表態願意東向歸附!”

溫序道:“那隗囂和公孫述態度若何?”

郭伋道:“公孫述早年在蜀中為吏,治理有方,頗有聲望,趁著王莽亂漢、更始政亂之際,占據益州,自恃巴蜀富饒,兵力精強,地險眾附,久有自立之誌!更始敗後,四海波蕩,宇內瓦解,遂乘機在成都稱帝,國號大成!他一直在極力拉攏隗囂,封官贈金,望其歸附,合兵並勢,共抗大漢!”

溫序道:“那隗囂作何打算?”

郭伋道:“隗囂文武雙全,素有聲望。早年也是在天水郡為吏,後與其弟隗茂聚眾討伐王莽,接著歸附更始,不諧後,繼而複回天水。更始敗後,關中耆老士大夫皆來投奔,其中包括鄭興、班彪、馬援、杜林、申屠剛等當世懷能抱奇之俊彥,由此名震西州,聲傳關東!陛下聞其風聲,待以殊禮,慰藉良厚。起初,這隗囂倒也作勢迎合,後來陛下洞悉他本意實是欲持兩端,不願天下統一,知其終不為用!隗囂亦清楚陛下識破了他的詐謀,於是公然倒向公孫述,兩家已有合並拒漢之勢!”

杜茂道:“如此說來,益州公孫述、天水隗囂已然合流。陛下欲定千乘之基,蜀、漢必然相攻,這竇融的選擇可就太重要了,實可謂舉足左右,便有輕重!如進,聯合其中任一方,即可決定天下不同歸屬;若退,亦能連橫合縱,三分鼎足!當下著實正處王者迭興,千載一會之機啊!”

話音未落,有軍士入內稟報:“驃騎營將士們家鄉寄來禦寒的冬衣已經送到軍中!”

郭伋和溫序聞罷淒然不語,眼中濕熱,而杜茂則早已悲淚濺滿衣襟,半晌方道:“驃騎軍奉詔前來戌邊時尚是春季,布衣單薄,由於闕廷府帑空虛,無有冬衣禦寒,鐵甲冰冷,故將士們隻能寫家書盼從家鄉寄來,如今總算到了,可將士們也用不著了,因為他們再也感受不到嚴寒之苦了,隻是他們亦不能回鄉了!”

這時,舍外的天空中傳來了幾聲烏鴉叫聲。

杜茂仰天道:“數次出塞征討胡虜失利,多少漢軍將士戰死在野外,屍體未被埋葬就被烏鴉啄食了。烏鴉,在吃我們外鄉的將士之前,請為他們悲鳴幾聲吧!”,言罷,嚎啕大哭,背上箭瘡迸裂,血噴如柱,昏倒在榻上!

經過數度交戰,大漢帝國和匈奴汗國雙方基本都清楚了對方的實力。

匈奴氣勢大盛,對漢境的騷擾侵襲更加肆無忌憚,燒暴日增。各郡縣抵禦不住,被攻陷的地區越來越廣。

大漢闕廷忍愧思難,急派人奔赴匈奴王庭,遞書致歉,賂遺金幣,以通舊好,贈送財帛的車乘絡繹不絕,往來使者相望於道!

匈奴單於欒提輿更加驕踞,自比冒頓,對漢使辭語悖慢,光武不得不忍辱負重,待之如初!

即使如此,匈奴與盧芳依然經常侵犯北邊,無複寧歲!大漢被迫繼續抽派各地精兵強將,由大司馬吳漢、驃騎大將軍杜茂、揚武將軍馬成等久經沙場之將統領,進駐常山、涿郡、漁陽、上穀等北境諸郡,築亭候、建戌樓、修烽火,加強防禦,不再主動出擊,隻圖自保!

同時,遣派鄧禹、岑彭、來歙、馮異、耿弇、馬武、劉隆、劉尚等能征慣戰之將屯兵關中,誌在平定西州,統一海內!

光武詔令中,最後一言可謂擲地有聲,“王者有分土,無分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