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8章 要形成尊重科學、尊重人才的社會氛圍(3 / 3)

三、要形成尊重人才的氛圍

培養一大批高科技人才對發展高科技極為重要,但重要的是,要充分發揮這些高科技人才在促進高科技發展中的作用。印度在這方麵積累了某些重要經驗,也為我國充分發揮高科技人才的作用提供了某些重要啟示。

1.要充分認識科技人才的特殊作用

高科技發展,離不開廣大科技工作者的艱苦努力。在獨立印度領導人看來,科技人才是印度高科技發展的關鍵。在印度幾乎所有高科技企業特別是大型信息技術公司都有自己的現代化研究中心,工程師們可在那裏試驗其最新技術成果。印度政府也采取一些優惠措施,吸引國外人才到印度來創業和發展,吸引外流人才回國工作。許多在美國“矽穀”和西方國家高科技企業工作的印度人,響應政府號召,紛紛回國,他們把在國外賺來的錢投資於印度高科技領域。印度成功地吸引外流科技人才回歸,為印度軟件研發和生產營銷發揮了巨大作用。解放後,我國在培養一大批科技人才的同時,也注意充分發揮高科技人才的特殊作用。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國家依然對一批高科技人才實行保護政策。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國家明確提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在強調科技在社會經濟發展中重要作用的同時,也強調科技人才在社會經濟和科技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並在1986年發起“863計劃”。為了促進高新科技發展,1990年代後期,國家又實施“985工程”。在知識經濟的推動下,為了實現“十六”大提出的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和基本實現現代化的戰略目標,國家把開發創業型高層次優秀人才作為人才資源開發戰略的重點,加速人才資源開發,充分發揮人才資源開發在促進中國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提升方麵的重要作用。2010年,國家提出要加速教育事業發展,把我國從人口大國轉變為人力資源強國。

2.要形成尊重人才的氛圍

為充分發揮科技人才的特殊作用,要在全社會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獨立後,印度政府在1958年科學政策中明確提出,要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社會氛圍,為科學家開展創造性工作提供良好的環境。為充分發揮科技人才在高科技發展中的特殊作用,促進我國高科技迅速發展,首先應該增加研發投資,改善待遇和研究環境。必須確保研發投資的增長,大力加強研發基礎設施建設,有計劃地對其加以更新。對在大學、國家科研機構中用於基礎研究、高精尖技術研究所需的設施、設備要切實加大投入,並廣泛地對國內外研究人員開放,促進共享共用。同時,要加強器械、材料、基因資源的開發、維修和供給功能,促進信息流通和數據庫共建共享,盡量避免科技人才找不到適當工作崗位,或因基礎設施不足而發揮不了應有作用的情況。其次,我國應該加快用人機製改革,規範運作,推行聘用合同製,製定崗位規範,競爭上崗,創造公開、公平、競爭、擇優的環境;實行分配機製改革,探索市場化工資分配方案,製定以知識為基礎的生產要素參與分配的新方法,逐步形成新的激勵和分配機製。在人才待遇上應考慮將薪金、福利等納入研發成本,實行年薪製,按照貢獻大小,能力水平,拉開檔次,並逐步縮小與國際水平的差距。再次,在保障研發所需各種設施和條件的基礎上,要創造自由、和諧的學術空間,保護知識產權,形成能最大限度發揮研究人員創造性的靈活而富有競爭性的研究環境,創造能強有力地吸引國內外優秀人才工作的良好研究環境。對高級人才而言,除高薪和高待遇外,更重要的是營造一個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環境與氛圍,能讓其在良好的個人發展空間中實現自我價值。

3.要改革人才流動激勵機製

在印度人看來,科技人才到美國等發達國家去工作,不是人才外流,而是去積累知識和財富,是“智囊銀行”,隨時可以提取,即在條件成熟時,這些人就會回國投資和創業。1990年代實行經濟改革以來,許多在海外工作的印度人都以不同方式為國家服務,即給印度介紹客戶、為印度提供信息、直接在印度投資和回印度開公司、辦工廠等。這些已在西方國家受過鍛煉的高級人才,在印度軟件業發展中起了國內人才無法起到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印度也並不讚成人才外流越多越好。印度信息技術公司提出各種各樣設想吸引和留住自己的職工,如優化生活環境、提高福利待遇、創造發展機會等。印度信息係統技術有限公司率先為職工提供優先認股權。因此,為了充分發揮科技人才的積極性,促進高科技發展,我們應該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在科學對待人才外流的同時,應該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建設和完善培養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體製環境。發揮人才市場作用,改革和完善人力流動機製。加強人才市場建設,充分發揮人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改革戶籍、地域、部門等的管理製度,加強人才交流。同時,要保護科技人員的科研成果,並鼓勵其將科研成果向生產轉化,保證科研人員能夠從其成果轉化中獲得足夠利益。當然,中國科技人員也不能太注重名利,不踏實做學術工作。這也將嚴重妨礙中國科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