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5章 要堅定發展高科技的信心和決心(2 / 3)

二、要有發展高科技的信心和決心

作為貧窮落後的發展中國家發展高科技,應該說是一個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嶄新課題。這不僅因為它們與發達國家之間存在著巨大的科技差距,缺乏發展高科技所需要的科技基礎,而且還缺乏發展高科技所需要的大量資金。因此,發展高科技,是發展中國家必須麵對的艱難挑戰。在認識到高科技在社會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中的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的基礎上,發展中國家的政府及其領導人必須樹立發展高科技的信心和決心。

1.要看到發展高科技麵臨的挑戰

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發展高科技必然麵臨著諸多嚴峻挑戰。一是發展中國家科技基礎非常落後,其與發達國家科技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距。要填平這種差距,需要巨大的勇氣,也需要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堅忍不拔的毅力。二是發展高科技需要政府大量的投入,因為無論是發展科技所需要的大量基礎設施還是先進科學儀器,都需要大量資金投入。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是否能夠在短期內籌集到如此巨額的資金?何況發展中國家政府需要辦的事情實在很多,政府能否為高科技發展投入如此巨額的資金?三是發展高科技需要大批高級的科技人才,而發展中國家往往缺乏必要的科技人才。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在短期內難以培養出大批合格的科技人才。作為一個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大國,我國在高科技發展進程中,也同樣麵臨著諸多嚴峻挑戰。

2.要認識到發展高科技的迫切性

盡管在高科技發展進程中麵臨著諸多嚴峻挑戰,發展中國家必須清楚認識到發展高科技的緊迫性。一是現代科技發展迅速,高新科技日新月異、層出不窮。如果不加速高科技發展,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科技差距將會越來越大。隻有加速高科技發展,才能逐漸縮小與發達國家之間的科技差距。二是現代科技在社會經濟和國家安全中的地位越來越高,作用越來越強。現代國家的經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科技水平,特別是高新科技水平。同時,高科技促進社會經濟加速發展,也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影響到國家安全。為促進社會經濟發展,保證國家安全,發展中國家需要發展科技,也需要發展高科技。三是世界各國都在加速高科技發展。俄羅斯提出,要適應當今世界科技和經濟發展的大趨勢,確保俄羅斯在國際上占據經濟、科技、軍事大國的地位。韓國提出,到2015年要成為亞太地區主要研究中心;到2025年將在一些可與發達國家水平相當的領域內,確保科技的競爭力。印度科學與工業研究委員會提出,現在印度是一個技術用戶,到2010年之前要變成為創新技術的全球貢獻者。甚至菲律賓也提出,到2020年將發展一係列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技術含量高的產品和服務。印度尼赫魯大學國際關係學院中國問題專家謝剛博士參考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2000年全球競爭力報告》總結的15項國家競爭力指數後指出,中國領先的占8項:總體創新力(經濟創造力)、技術發展水平、公司科研需求、科研合作、私營企業對研發的投資、投資額度、產品設計、與大學研發合作;而印度在其他7項中領先中國,分別是:技術複雜程度、知識產權保護、技術許可、技術轉化、科研機構、研發風險投資、生產過程。與大多數中國人印象相反,國際社會在把中國看作“世界加工廠”的同時,已把印度看作“世界辦公室”。因此,作為發展中大國,從印度科技崛起,我國必須認識到發展高科技的緊迫性。

3.要樹立發展高科技的信心和決心

麵對世界各國加速高科技發展的潮流,作為發展中大國的中國,必須加速高科技發展,從而在世界高科技領域占有一席之地。印度成為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就是因為印度社會上下擁有製造核武器的信心和決心。實際上,當印度成為有核國家後,並沒受到美國太多的製裁與壓製。當然這是因為美國有意扶持印度,繼續打扮這個“亞洲民主櫥窗”,並把印度作為抗衡中國的籌碼。我們必須注意到,20世紀後期以信息技術為主要標誌的新技術革命對世界經濟產生的巨大影響還剛剛開始,新技術革命導致的新經濟增長周期,將支持本世紀經濟的長期增長。我國已經錯過前幾次科技革命帶來的大好經濟增長機遇,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我們應該抓住這一機會。同時,我們應該認識到,經過解放後六十多年的艱苦努力,我國在某些高科技領域已經取得十分重要的成就。這為我國加速高科技發展創造了比較充分的條件,也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礎。因此,我們一定要樹立起發展高科技的信心和決心,促進我國高科技加速發展,力爭在不太長的時間內,使我國在主要高科技領域,特別是那些對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有著重要影響力的高新科技領域,都能夠走在世界前列,把我國建設成為真正的世界科技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