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君寶與歸無計兩人一路閑聊,過不多時,已經來到歸無計的破屋前,張君寶上下打量一番,笑道:“你這居所清貧幽雅,寧靜致遠,更難得門前有一枯樹,如日後聞名天下,傳到後世人口中,便如五柳先生般,可稱為枯木先生,以銘其誌也。”
歸無計知道自己這屋子簡陋,而自己更是懶得修整,從來被人嘲笑慣了,一向不以為意,於是便打開門,與張君寶走了進去。
張君寶進屋之後,便看見牆上掛著的那柄青鋼寶劍,他“咦”了一聲,走上前去細細查看,回頭對歸無計說:“你是昆侖派的?瞧身手一點不像啊?”
歸無計料不到此人見多識廣,一見青鋼劍便知自己的門派師承,當下也不好隱瞞,隻得老老實實回答說:“我師父是昆侖派的青靈子,拳腳、劍法與輕功是隨師父學的,內力則是另有際遇。”
張君寶聽到青靈子的名字,臉色突然凝重起來,他沉默良久,對歸無計說:”歸兄弟,你可知道,十幾年前,青靈子前輩是昆侖派的第一高手,便在江湖之上,也幾乎打遍天下無敵手呢。“
歸無計點了點頭,這一節師父曾在酒後向自己說過,但每每談及此事,師父臉上總是露出愁苦的表情,酒也醒了大半,從來不願多談。
張君寶又問:”歸兄,你師父沒和你說過他和昆侖派的事吧?”
歸無計愣神,隨即搖了搖頭。
張君寶長歎一聲,慢慢走到窗口,凝望著天上的明月,長久不語,似乎在斟酌著如何開口,半餉,他轉過身來,對歸無計說:“歸兄弟,昆侖派已經覆滅了。”
歸無計陡聞此言,心中一陣劇痛,仿佛被人當胸打了一記重錘,他雖然不曾在昆侖山上學藝,但自小就認為在那遙遠的天邊群山上,存在著自己的師兄弟們、長老前輩們以及那雖然風輕雲淡,卻千絲萬縷的歸屬感。
而如今,張君寶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卻將這原本就不著邊際的夢想,無情的摧毀了。
張君寶繼續說道:“何止是昆侖派,崆峒、華山、泰山、少林,長樂幫、逍遙宮、滄海派、青城派。。。。。。這十幾年來,曾在武林中叱吒風雲、威名赫赫的大門派,無不銷聲匿跡,毀於一旦,武林菁英、俠客高手們,盡數死於非命,因此失傳的武林絕學,也是數之不盡。你看這如今世上,武學之道已然窮途末路,江龍幫號稱江南第一大幫,自以為高手滿座,人才濟濟,其實觸目所及,卻皆是不入流的武師,三腳貓的把式,連區區點穴之法也傳的神乎其神,敬若神明,何也?時也、命也、人禍也。”
話及於此,張君寶忽然在布滿灰塵的地上坐了下來,靠著髒兮兮的牆壁,右手在空中緩慢的揮著,那空氣中彌漫的浮塵,仿佛有了靈性一般,漸漸聚集起來,幻化成了縹緲卻又清晰的字,在潛入屋內的月光中忽隱忽現。
那兩個字念做:樊城。
————————
十二年前的一個黃昏,張君寶正隨著湧動的人群,往樊城趕去。
彼時正是戰況膠著的時候,蒙古大軍舉國之力,包圍襄陽、樊城,意欲一舉攻破兩城,從而長驅直入,占領整個中華。
張君寶還隻有23歲,無門無派,形影相吊,在江湖上籍籍無名,卻是少林寺榜上有名的叛徒。前些日子,他無意間聽到了樊城告急的消息,更見到了平日裏宿有仇怨的武林人士們齊心協力,共赴前線支援的義舉。
他隻覺得胸中熱血洶湧,道家那些清靜無為的道理,也早就被拋在了九霄雲外。當下花盡所有家當,買足糧食、兵器、馬匹,便跟隨著各路武林義士,浩浩蕩蕩的往樊城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