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這是一個破碎的世界(1 / 2)

李憑箜篌引

李賀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雲頹不流。湘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李憑是供奉於宮廷的梨園弟子,以箜篌演奏名擅一時。而李賀詩思奇妙,為時人所賞識,此時任太常寺奉禮郎,掌管禮樂郊廟等事務,當是精通音樂。以一天才詩人而描摹一段美妙的音樂,應該令人賞心悅目。長時間以來,人們毫不懷疑《李憑箜篌引》是一首賞心悅目的詩,甚至把它和白居易《琵琶行》中那一段著名的描述相提並論,認為都神奇地再現了一種藝術境界。但有誰真的能從這首詩中讀出那種優美和愉悅呢?這是很令人懷疑的。

李憑演技高超,能驚天地泣鬼神,這大約也是這首詩所要表達的意思。但李憑所演奏的到底是什麼樣的音樂呢?李賀這樣寫道:這是一個“無邊落木蕭蕭下”的深秋,是李憑那響遏行雲的樂聲,使一切都凝固不變。這是一個再正常不過了的開頭。而“江娥啼竹素女愁”一句表明,這是一首悲怨的曲調,它能夠觸發江娥和素女這對怨魂,振發起千古的綿綿哀怨。在這樣一個空曠得一無所有的季節,這支曲調確能使人喪魂失魄。詩人此下的描述應該為我們渲染出音樂的悲怨之情。“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其中“玉碎”、“泣露”可勉強與哀怨相關,“鳳凰叫”和“香蘭笑”就差之甚遠了,一般的解釋都說是形容樂曲之輕悠歡快。那麼,“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這樣由悲和樂疊加的句式,並再次重複,就意味著樂曲在悲怨和歡快之間迅速而頻繁地切換。如此反複在情感的兩端恐怕不能用悲喜交加來解釋,它給人的印象是怪異、反常。此下的描寫更是奇特,那段感動紫皇的音樂,竟能使“石破天驚”秋雨如注,這其中雖然不無哀怨之意,但比起女媧煉石補天的苦心來,我們總能感到“石破天驚逗秋雨”中隱約閃爍著一種末世破滅的快意。夢中的神山神嫗,還有舞動著的老魚瘦蛟,無不充滿了一種神秘、拙陋,甚至是猙獰的意味。這些描寫確實是驚天地泣鬼神,但也使我們凡人讀者手足無措,使我們對這個頂尖箜篌高手的演奏感到不解。假如這首詩真的如實描摹出李憑的演奏,那麼,我們隻能說,這是一首充滿了詭異甚至恐怖色彩的樂曲。傳統中國音樂中是不可能有這種風格音樂的。當時楊巨源亦作有兩首《聽李憑彈箜篌》,詩雲:“聽奏繁弦玉殿清,風傳曲度禁林明。君王聽樂梨園暖,翻到雲門第幾聲?”又雲:“花咽嬌鶯玉漱泉,名高半在禦筵前。漢王欲助人間樂,從遣新聲墜九天。”細細品味,李憑的樂曲當以優美流暢為主,或許略有些悲傷,但不可能是李賀筆下所傳達出來的詭異、恐怖情調。這就是說,李賀所表現的不再是李憑的音樂,而是他自己的某種感應。當這種神秘感應隨著李憑的箜篌一起奏響時,一首怪異而迷人的樂曲就從曆史深處飄出來。

無論如何,《李憑箜篌引》是一首令人難以忘懷的詩。追索這首詩的奧秘,還是要回到詩歌中來。這首詩裏的意象是奇特的,它們的組合也是不合常理的,這背後一定隱藏著什麼令人費解的東西。“江娥啼竹素女愁”如果不是表達一種懷古式的悲傷,那麼它所展示的就一定是一種十分幽怨的心境。這種幽怨的心境是這首詩的出發點。前人認為李賀用“昆山玉碎”來形容音樂清脆悅耳,但比起“大珠小珠落玉盤”來,“昆山玉碎”的代價總覺得太大,這幾個字在讀者心中所引起的惋惜、驚訝的情感反應,會遮掩對“清脆”的體會,它讓人們隱約覺得一絲不快。鳳凰是祥和之鳥,人們以“和鳴”來描寫它的聲音,“叫”字就顯得太粗俗和刺耳。芙蓉是一種極豔麗的花,我們熟悉她的笑容,但如果是在幽幽的哭泣之中,我們則又可以感受到一種妖異,芙蓉的哭泣使人不自覺地想到深夜裏某些難以理解的東西。舊時有個考驗兒童智力的故事,說秀才在趕考的路上,不得已而歇息於一個荒野破廟中,廟旁是一塘盛開的芙蓉。入夜有豔妝女子款款而來,在深情纏綿後,女子自言是荷妖,如果秀才能在黎明指出自己是哪一朵荷花,則可免於一死。聰明的秀才當然能脫身,但這一故事也能說明民間對荷花的某種忌憚。“芙蓉泣露”總讓我想起這個故事。“香蘭”在傳統的觀念中,是幽雅、嫻靜的象征,它應該安詳,不為外界所動,對於中國人來說,“香蘭笑”是一種很奇怪的意象。尤其是在“芙蓉泣露”之時,香蘭的笑聲更使人感到突兀,甚至感到不安。“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曆來被人們看作是這首詩中的好句子,昆山之玉、鳳凰、芙蓉、香蘭也都是美好的事物,但它們和“碎”、“叫”、“泣”、“笑”組合在一起時,我們能明顯地感到破碎、不和諧,甚至能感受到某種褻瀆的惡意。這種不和諧的惡意,也同樣表現在“石破天驚逗秋雨”這一句上。至於“老魚跳波瘦蛟舞”一句,給人的視覺形象是非常難以接受的。魚躍鳥舞,見於《列子》之言瓠巴鼓琴,也能使人想起《莊子》所謂沉魚落雁,但特言老魚、瘦蛟,則是故意對人們所熟悉的美感意象構成一種尖銳的反諷,它勾勒出的意境是如此的妖異、古怪,使我們覺得不自在,覺得無措的心靈難以安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