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患者來看病,說背上覺得緊,人也很疲倦,這種症狀已經有三四天了,在藥店裏的坐堂大夫那裏看過,大夫說他是“濕氣重”,給他開了些去濕的中藥。但喝了三四天了,卻還沒有什麼效果。我給他檢查了一下,然後告訴他:你這就是感冒而已,吃點感冒藥就好了,然後再告訴他一些治療感冒的其他方法。第二天回來複診,他就覺得明顯舒服多了。這個案例令我想到:我們經常說濕氣,濕氣,連街巷裏的老太婆也經常會說“濕氣”。但是濕氣到底是什麼呢?花錢治濕氣,這個錢,也得花的明明白白吧。“濕氣太重”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一個詞,不過這個詞具體是什麼意思,我估計他們自己也說不出來,稀裏糊塗。出現這些情況,人民群眾就會想到“濕氣太重”我總結了一下,一般出現下麵這些情況,人民群眾就會想到“濕氣太重”這個詞。拔火罐後局部出現紫黑色的印記其實並不是你所想 我有幾個病人,都是辦公室的白領,他們天天坐在辦公室裏看電頂多就是拔出個紅印而已。頂多就是拔出個紅印而已。腦,經常會有個肩、背、腰痛的不舒服。他們隔一段時間就來門診,要求在後背部、腰部拔上一大圈火罐,然後留下滿後背的紫黑印記。
他們很享受這樣的做法,照其說法,每次拔完後都覺得整個後背倍感輕鬆,妙不可言。在他們看來,過一段時間,自己的身體裏就會積聚上很多濕氣,而拔火罐,就可以把這些濕氣給吸出來。那些拔罐後留下的紫黑印記,就是濕氣給“拔”出來的證明,顏色越深,他們就會認為濕氣拔出來得越多。如果哪個地方隻留下了紅印,而沒有深顏色的紫、黑,他們就會覺得這個火罐還“不夠力”,沒有把濕氣給拔出來。其實並不是這樣。拔火罐會形成一個負壓,皮膚下的微細血管在這個負壓的吸引下,就會擴張,擴張後血管裏流的血液多了,局部就會看起來明顯紅潤一些。如果血管的彈性很好,在負壓的作用下,將隻會達到擴張的效果。但如果血管的彈性不佳,比較“脆”,那在負壓的吸引下,微細血管就會破裂開來,血液流到皮膚下,這樣看起來就是個紫黑色的印記。為了讓你更容易明白這個道理,你可以想象一下吹氣球的經曆。剛買回來的氣球,可以吹很大很大,但若是擱置了很久、已經老化的氣球,沒吹多大就會“嘭”的一聲爆炸。微細血管破裂得越多,流出的血越甚,紫黑色印記的顏色就會越深。所謂的濕氣就是這麼一個道理。
正常人(注意,我指的正常人是指全身上下沒有任何不舒服,沒有任何疾病,精力充沛的人)要來拔火罐,一般是很難拔出紫黑印記的,正常人皮膚下的血液循環都很通暢,血管壁也很有彈性,負壓隻能 使血管擴張,卻很難使其破裂,因此血液是流不出來的。但如果皮膚下血液循環不佳,時間一久,這血管壁肯定就會變“脆”。因為血液循環不好,各種局部組織、細胞新陳代謝時產生的垃圾、代謝廢物就無法及時運走,它們積聚在局部,就會對血管壁產生毒害作用,使之“發脆”。這樣有了負壓作用的話,血管壁就容易爆裂開來,血液橫流。比如上麵說的那幾個辦公室白領,他們一上班就開始坐在電腦前,長時間保持著一個姿勢。而為了維持這個姿勢,他們的後背的肌肉就隻智慧 廢物迅速排走。真 好一直保持著收縮狀態,肌肉隻要收縮,就會有代謝廢物產生,而肌肉一收縮,同時又會把包裹在肌肉裏麵的血管給擠扁,血管一扁,代謝廢物肯定就無法及時運走。時間一久,代謝廢物積累得越來越多,既會刺激局部的神經,使病人感到後背部疼痛,又會對血管壁產生毒害,使之變脆。
又比如劇烈運動後,像踢完一場足球,跑完一次長跑,全身肌肉酸痛,這時候要拔火罐,也會出現很多紫印,原理跟上麵說的一樣。在以上情況下拔了火罐,將會極大地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使代謝相信有人會擔心,那血液從血管裏出來了,豈不是很嚇人?其實中醫有句話叫做“去淤生新”,代謝廢物積累在局部,那就是“淤”,不把這個淤除掉,“新”就無法出現。再比如肺炎的病人、哮喘的病人、慢阻肺的病人,如果在他們的胸背部拔火罐,往往也會出現很多紫印。這些病人出現紫印的原理又有所不同,主要是由於他們肺部有病,刺激到肺髒的神經纖維後產生信號,這個信號會反射性地引起胸背部肌肉收縮,同樣會造成血管變脆。對他們進行拔火罐,主要目的就不是為了使局部的代謝廢物運走,而是希望能刺激背部的穴位,刺激皮膚下的神經纖維,使之產生一個信告訴你不?生?病?的醫生其實並非如此。其實並非如此。號,而這個信號,將會對肺部的疾病產生有益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