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大課堂進行到最後一刻,我想有的人已經獲得了成功,而有的人卻還在苦苦掙紮在奮鬥之路上。但不管你現在是哪一種情況,都要時刻準備離成功更近一步:成功的你可以變得更成功;還沒有成功的你可以無限接近成功!
其實,在那些成功的偉人眼裏,成功之於他們永遠都差那麼一點點,唯有如此他們才能時刻保持一顆向上的心,讓自己的成功也能像階梯一樣,越來越高,越來越接近完美!
在我們班上有這樣一位特殊的學員羅宇,每次他都要坐著輪椅來上課,而且是在沒有人陪同的情況下,雖然他的腿傷得不嚴重,但也值得讓人豎起大拇指。有一次,他激動地給我們講關於他的求職故事。
在他還沒有受傷之前,正是和幾位同事一起狂歡的晚上。羅宇和幾位同事在一家酒吧喝得爛醉如泥,以至於出門準備回家時被一輛疾馳而來的摩托車撞倒在地,還好隻是輕微腿傷。不幸的是,他第二天還要去另一家公司和對手談判。
看到他傷成這樣,很多朋友都建議他不要去了,還是先養傷再工作也不遲,關鍵是即使他去了,人家一看是個“殘疾”,豈不笑掉大牙?就連他的父母也希望他安心養傷,羅宇的父親還安慰他:“兒子,即使公司把你開了也沒關係,老爸養你!”
聽了這些反對的聲音,羅宇心裏有些氣,心想:“你們怎麼就認定我會失敗呢?”為了出這口氣,更為了自己的前途,他考慮再三,好不容易找到一家非常中意的公司,不嚐試怎麼會成功,結果第二天羅宇還是去見了那位談判對手,雖然一進門對方看到是一位坐著輪椅的“選手”,羅宇似乎在氣勢上輸給了對方,但在氣場上卻以絕對的自信壓倒了對方,幸好他沒有提前放棄,因為他因此離成功更近了一步……羅宇之所以成功了,是因為他從未想過要失敗,即使遭遇不幸,他也不曾退縮,而是繼續為成功做準備。
那麼,把目光拉回到職業生涯中,想想自己在成功麵前表現如何?是怯懦不敢為,還是別人說你完不成,結果你就真的不去做了?
而且,最關鍵的一個問題是,現實中的我們應該如何做才能離成功更近一步呢?
首先,在你的字典裏不應有“失敗”二字。有的人不成功是因為在他的字典裏寫下了太多個“失敗”二字,其實,成功有時很大一部分來自內心的強大作用力。就好比你加班到一半,如果你告訴自己“再堅持一下就成功了”,那麼你 80%以上應該可以堅持到最後一刻,而如果你立刻就癱在桌子上,垂頭喪氣甚至已經躺下在想完不成任務的借口了,那你就真的失敗了。所以,請不要允許你的字典裏有“失敗”這兩個字,這樣你才會不斷向著成功的目標而努力,而當你成功之後,你也不會說“還好,這次沒有失敗”,而是說“好什麼,下次我還有更大的挑戰”,久而久之,你就會猶如一個攀岩家,和蒸蒸日上的事業一起不斷向上攀登。
其次,更接近成功的重點在於做好眼前事。這邊的項目還沒有做完,就已經在瞄著另一個項目了,這是很多職場人的心理誤區。準備是實打實的行動,而不是幻想,一個過度幻想成功的人就會有一種被成功纏身的錯覺,以至於還沒獲得真正的成功就驕傲自滿起來。殊不知,當你在台下洋洋得意的時候,別人都已經走上領獎的紅地毯了。所以,請不要忘卻眼前的工作,這才是對你而言最重要的事情。都說成功在一個很高很高的地方,普通人很難夠得到,其實是你通向成功的階梯還不夠結實,總是在爬到半路就重重地摔下來,因為還有很多材料你都還沒有獲得。在李開複先生給職場新人的忠告中就有這樣一條,他認為,未來就像一個深不見底的空洞,與其浪費時間看黑暗中的東西,還不如省下來多關心當下的事,特別是職場新人的前一兩年,務必做好手邊的事才有更多的機會做更大的事業。
1.
有些人習慣了在成功尚未到來前的等待,其實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當成功變成一種等待時,和守株待兔並無兩樣,所以在成功之前你要時刻準備著。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