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經不起負債的人生資產(2 / 2)

雖然這看似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正如富蘭克林所言,人生又有幾件真正的大事呢?如果你連最小的事都做不到,恐怕你的人生資產早已負債累累了。那麼,具體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首先,盤點你人生的資產以及可轉變的資產。先好好想一想,自己都擁有什麼,這就是你今後步入職場後可以利用的資本。例如,你擁有一個和諧的家庭,你擁有四通八達的人脈,你擁有堅韌不拔的意誌力,你擁有和大家一樣的時間。另外,你的青春、專業、才藝、智慧、人脈、名聲,以及你的謙虛、好學、儉樸、勤奮等等也是一種無形資產。但是,人生的資產與負債都一樣有增有減,我們不可能一味地停滯不前。所以,為了讓自己的資產項越來越多,有一些目前你並不擁有的資產,但你未來有機會擁有,現在也可以把它們列入此項。這樣做是為了避免今後你的人生負債太多,無力“償還”時,我們就可以通過讓自己的資產“增值”來“抵債”。

其次,找出自己負債的源頭並試圖改變。你到底欠別人多少錢並不重要,這隻是有形的負債。重要的是,你有哪些缺點,你的健康狀況是否良好,你是不是一到周末就忍不住睡懶覺……總之,隻要你認為對你的人生發展不利的,你都可以把它作為人生的負債記錄在案。畢竟,有形的負債我們隨隨便便就可以發現,而無形的負債卻很難讓我們清醒。另外,人生中,有些東西可能是一成不變的。例如,有些缺點和缺陷,是我們可以通過轉換思想,通過努力修煉可以被改變的。比如,你是個話語很少的人,可能你認為不會說話是你人生中的一項負債,但或許不愛說話也代表著一種他人身上不曾有的踏實、樸素的美德。所以,當我們找出負債的源頭時,應該試著改變思路,把你的負債變成你的資產。這樣的改變通常並不存在難度,甚至比你還一筆巨額外債更容易做到。所以,改變與否,決定權其實在你的手裏。

1.

不小看負債,如果在步入職場前還欠著“債”,那麼即使你工作了,豈不是一直身陷“還債”中。準備一個小本子,將自己的“資產”與“負債”一一記錄。

2.

每個月清理一下筆記本,評估一下:哪些項目的資產在增加,哪些項目的負債在減少,就像你參加工作之後什麼事都要看進度一樣,你也應該時刻觀察一下人生項目的進程。

3.

及時總結,記錄並不是“記日記”那麼簡單,如果你並沒有因為記錄而有所改變,那麼記錄也是毫無意義的,過一兩個月之後就要給自己“上一課”,做個總結。